骨折后打石膏为什么还疼
骨折后打石膏仍感到疼痛是正常现象,可能与骨折未完全愈合、局部炎症反应或石膏固定不当等因素有关。骨折愈合需要时间,期间疼痛感会逐渐减轻。
骨折后打石膏的主要作用是固定骨折部位,防止移位,为骨折愈合创造稳定环境。但骨折本身会造成周围软组织损伤,引发炎症反应,导致疼痛。骨折端在愈合过程中也会产生微小活动,刺激神经末梢引起不适感。石膏固定后局部血液循环可能受到影响,代谢产物堆积也会加重疼痛。部分患者对石膏材料过敏或石膏塑形不当压迫皮肤,均可导致持续性疼痛。
少数情况下疼痛持续加重可能与并发症有关。石膏固定过紧可能导致骨筋膜室综合征,表现为剧烈疼痛、麻木感。骨折端感染会出现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骨折未达到解剖复位或固定不牢固时,骨折端异常活动会引发显著疼痛。神经血管损伤在石膏固定后也可能表现为持续性疼痛或感觉异常。
骨折后应遵医嘱定期复查,通过X线检查观察骨折愈合情况。保持石膏干燥清洁,避免负重活动。抬高患肢有助于减轻肿胀疼痛。如出现疼痛加剧、肢体麻木或石膏过紧等情况,应及时就医调整。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缓解疼痛,但不可自行调整用药。骨折愈合期间应保证充足钙质和维生素D摄入,适当进行未固定关节的功能锻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