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以后的窟窿怎么办
拔牙后的牙槽窝可通过自然愈合、血凝块保护、口腔清洁、饮食调整和定期复查等方式处理。拔牙创口通常由创伤性操作、局部感染或骨组织暴露等因素引起。
1、自然愈合
牙槽窝在拔牙后24小时内会形成血凝块,7天后被肉芽组织替代,1-3个月逐渐骨化填充。避免吮吸、剧烈漱口或触碰创口,防止血凝块脱落导致干槽症。
2、血凝块保护
术后咬紧纱布30分钟帮助止血,24小时内禁止刷牙漱口。若血凝块脱落可能出现剧烈疼痛、腐臭味,需及时就医进行碘仿纱条填塞。
3、口腔清洁
24小时后可用生理盐水轻柔漱口,使用氯己定含漱液抑制细菌。推荐康复新液促进黏膜修复,避免使用酒精类漱口水刺激创面。
4、饮食调整
术后2小时可进食温凉流食,3天内避免辛辣、过热或坚硬食物。推荐牛奶、蒸蛋等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有助于组织修复。
5、定期复查
术后7天需拆除缝线,1个月后评估骨愈合情况。若出现持续肿胀、发热或脓性分泌物,可能提示感染需使用头孢克洛胶囊联合甲硝唑片治疗。
拔牙后应保持每日8小时睡眠促进组织修复,2周内避免剧烈运动和吸烟饮酒。可冰敷面部减轻肿胀,若3天后疼痛未缓解或出现张口受限,建议拍摄曲面断层片排除骨碎片残留。愈合期间可使用冲牙器清洁邻牙,但需避开创口区域,半年后可考虑种植修复缺失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