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黄体功能不全会发作吗

59167次浏览

黄体功能不全可能会发作,通常表现为月经周期异常或生育障碍。黄体功能不全可能与内分泌失调、卵巢功能异常、子宫内膜异位症、高泌乳素血症、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检查。

内分泌失调是黄体功能不全的常见原因,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紊乱可能导致黄体期孕激素分泌不足。患者可能出现月经周期缩短、经前点滴出血等症状。治疗需根据激素水平调整,常用药物包括黄体酮胶囊、地屈孕酮片等,配合生活方式干预。

卵巢功能异常如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或多囊卵巢综合征,会影响黄体形成和功能。这类患者可能伴随排卵障碍、月经稀发等表现。临床可能采用促排卵治疗或激素替代疗法,如戊酸雌二醇片联合黄体酮软胶囊。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常合并黄体功能不全,异位病灶产生的炎症因子可能干扰黄体正常功能。典型症状包括痛经进行性加重、性交痛等。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可能使用GnRH-a类药物如醋酸亮丙瑞林微球,必要时行腹腔镜手术。

高泌乳素血症会抑制促性腺激素分泌,间接导致黄体功能不足。患者可能有溢乳、闭经等表现。溴隐亭片等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是常用治疗药物,需定期监测泌乳素水平调整剂量。

甲状腺功能异常如甲亢或甲减都会影响黄体功能,甲状腺激素参与调节性激素代谢。这类患者需先纠正甲状腺功能,如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甲减,同时监测黄体功能恢复情况。

黄体功能不全患者应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节食或剧烈运动,适当补充维生素E和必需脂肪酸。建议记录基础体温监测黄体功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孕激素补充治疗,定期复查激素水平。备孕女性需加强黄体支持,必要时进行生殖内分泌专科评估。

相关推荐

黄体功能不全有哪些病因
黄体功能不全的病因,主要就是卵巢的功能在下降。可以是一过性的,也可以是围绝经期的不可逆的黄体的一个功能的紊乱,卵巢的功能紊乱。一过性的有的时候,由于我们这段时间可能比较劳累,精神紧张,考试或者是精神压力大,突然生活遭到一定的变故。都有可能会一过性的影响我们的卵巢功能。卵巢功能受影响之后,他在排卵之后的黄体期就有可能产生的这个孕酮不足。或者是持续的时间短,这些都成为黄体的功能不全,这些都是病因。还有一部分原因是不可逆的,就是年龄到了围绝经期了,四十八岁左右,我们的卵巢的功能在下降,排卵之后产生的孕酮就会不足。这部分病人,他是需要用激素来治疗的。
语音时长 01:11

2021-01-15

114869次收听

黄体功能不全怎么引起的
黄体功能不全也就是黄体功能不足,它是一种有排卵性的异常子宫出血,主要发生在生育年龄的女性,这样的女性在临床上一般它是有周期性排卵的,所以它的月经是规则的,但是月经周期是受缩短的。因为卵泡可以正常发育,也可以正常排卵,但是在黄体期的时候,由于黄体功能不足,孕激素会分泌不足,所以导致黄体过早的衰退,从而导致子宫内膜分泌反应不良,所以黄体期缩短在临床上表现为整个月经的月经周期会出现缩短的现象。许多原因会可以造成黄体功能不全,所以女性在卵泡期时,卵泡的雌激素缺乏,这卵泡发育缓慢,雌激素分泌减少,对下丘脑、垂体卵巢的正反馈不足,卵巢本身发育不良,排卵后形成颗粒细胞的黄素化不良,从而也会导致孕激素房分泌减少等等。
语音时长 01:17

2021-01-15

95898次收听

黄体功能不全有哪些症状
在临床上对于黄体功能不全的女性是有排卵性的异常子宫出血,这是她的主要的症状,这种子宫出血多发生在育龄期的女性,这种患者有周期性的排卵,所以在临床上还会有周期性的月经。因为在月经周期中有正常的卵泡发育也有排卵,但是到了黄体期的时候,由于孕激素的分泌不足,或者黄体出现过早的衰退,从而导致子宫内膜分泌反应不良,从而引起黄体期的缩短。在临床上,主要的临床表现是月经周期正常,但是周期提前有规律的月经周期,这样的患者怀孕后有可能会有早期流产的现象。在黄体期的时候,也会出现一个黄体期缩短,基础体温高温相持续的时间相对要较短。
语音时长 01:09

2021-01-15

83027次收听

如何才能确诊黄体功能不全
目前对于黄体功能不全的确诊,主要是通过基础体温的测定,经期的来月经期的诊刮以及性六项激素的测定,阴道脱落细胞涂片,超声检查和腹腔镜检查,后来进行综合性的确诊。可以在来月经的第十八到二十八天进行血液的孕激素的测定来检测孕激素的水平,而在超声下可以监测排卵,从排卵后到来月经的时间应该是十四天左右,要是小于十二天就是黄体功能不足,通过测基础体温测定。如果基础体温的高温效时间过短,则考虑黄体功能不足。那么再来月经周期的第二十六天来进行诊刮术,刮取部分子宫内膜做组织学检查。如果子宫内膜体恤分泌不良或者是落后于诊刮日的两天的内膜,则要考虑黄体功能不足。
语音时长 01:14

2021-01-15

76650次收听

黄体功能不全有什么症状
目前在临床上对于黄体功能不全的患者,在临床上主要会出现的临床表现是排卵性的功血,这是由于卵巢在排卵后形成的黄体内分泌功能不足,从而导致孕激素分泌不足或者是黄体过早的衰退,使女性的子宫内膜分泌转化不足,从而引起黄体期缩短。而出现阴道不规则的出血,月经周期的往提前周期缩短,月经频发,甚至会导致流产,这是由于缺乏黄体支持所引起的,不利于受精卵的着床,可导致不孕或者习惯性流产,这种流产主要是发生在女性的怀孕的初期阶段。女性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避免食用辛辣、寒凉刺激性的食物,应该规律作息,避免过于焦虑。
语音时长 01:11

2021-01-15

85899次收听

女性出现黄体功能不全会怎样
女性出现黄体功能不全会怎样?黄体能分泌重要的激素,对于备孕或者孕期的女性十分重要,一旦出现黄体功能不全会给女性朋友带来很大的影响和伤害,生活中很多人对此病并不了解,下面我们就来为大家具体介绍一下女性出现黄体功能不全会怎样呢?
黄体功能不全愈后复发都有哪些危害
专家指出:成年女性要怀孕,除有排卵、输卵管通畅、子宫正常等条件外,还有一个很重要因素,就是黄体功能,黄体功能不全是造成女性不孕的一个主要因素之一。一旦黄体功能不全可引起雌、孕激素不足,结果导致分泌期子宫内膜发育不良、受精卵不易着床、早期流产等情况。黄
女性黄体不足的症状是什么
黄体和怀孕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黄体能够产生孕激素,产生的孕激素能够支持妊娠。如果黄体功能不足,会导致子宫内膜分泌不良,不能使受精卵着床,那么女性黄体不足的表现有哪些?
黄体功能不全如何饮食
黄体功能不足是一种因为黄体发育不良和功能不全,孕激素分泌不足,为子宫内膜分泌不良伴有月经失调的综合征,黄体功能不足导致女性不孕的人们越来越多,因此对于黄体功能不足的注意事项也有很多。
黄体破裂的诱发因素有哪些
性交时动作过于粗暴、外力作用导致腹压升高、凝血机制异常、黄体功能不全这些因素都会导致黄体破裂。
02:37
排卵期促黄体生成素多少正常
在女性的月经周期中呈现波动性变化。在月经周期的前半期,也就是卵泡期,一般正常值在2到10U/L左右。在月经中期的中间,也就是排卵期,一般在20到100U/L左右。排卵期随着LH峰出现,会诱发卵巢排卵。在月经周期的后半期,也就是黄体期,LH出现下降,恢复到2到10U/L水平。这是LH值的大致范围。促黄体生成素是由人体垂体分泌的激素,简称LH。它与垂体分泌的另一种激素,卵泡刺激素FSH具有协同作用,作用于女性的卵巢,促进卵巢生成雌、孕激素,以及部分雄激素。LH在排卵期会出现高峰,刺激卵巢排卵。这是LH的主要生理作用。
03:01
促黄体生成素正常值是多少
促黄体生成素,也叫黄体生成素,是由女性垂体分泌的一种激素。它与垂体分泌的另一种激素,卵泡刺激素协同作用,促进女性卵巢生成雌激素、孕激素以及部分雄激素。黄体生成素在卵泡期会出现峰值,促进卵巢排卵。黄体生成素在女性月经周期中是波动变化的。一般在月经周期前半期,即卵泡期,大致范围在2到10(单位/升)。在月经周期的排卵期,即两次月经中间时期,一般在20到100(单位/升)。在月经周期的黄体期,即后半期,一般又回落到2到10(单位/升)左右。绝经以后,一般在10到50(单位/升)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