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诊得了妊娠期高血压怎么办
妊娠期高血压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补钙治疗、降压药物治疗、硫酸镁解痉治疗、终止妊娠等方式干预。妊娠期高血压通常由血管内皮损伤、遗传因素、胎盘缺血、免疫调节异常、营养缺乏等原因引起。
1、生活方式调整
保持每日卧床休息10-12小时,采取左侧卧位改善胎盘血流。每日食盐摄入控制在3-5克,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鸡蛋白等。每周监测体重增长不超过500克,避免剧烈情绪波动。
2、补钙治疗
每日补充钙剂1000-1500毫克,可选用碳酸钙D3片、醋酸钙颗粒等。补钙有助于调节血管平滑肌收缩功能,对钙摄入不足的孕妇效果显著。需配合维生素D促进吸收,避免与铁剂同服。
3、降压药物治疗
当血压超过150/100mmHg时需药物干预,常用拉贝洛尔片、硝苯地平控释片、甲基多巴片等。药物选择需考虑胎儿安全性,禁止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用药期间每日监测血压4次,警惕低血压反应。
4、硫酸镁解痉治疗
出现头痛、视物模糊等先兆子痫症状时,需静脉滴注硫酸镁注射液预防抽搐。治疗期间监测膝反射、尿量和呼吸频率,备好葡萄糖酸钙注射液拮抗镁中毒。该治疗可降低子痫发生率50%以上。
5、终止妊娠
对于孕周≥34周的重度子痫前期或出现胎盘早剥、HELLP综合征等并发症者,需考虑终止妊娠。分娩方式优先选择剖宫产,产后仍需继续血压监测至少72小时,警惕产后子痫发生。
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应建立每日血压监测记录,包括晨起、午间、傍晚及睡前四次测量值。保持环境安静舒适,室温维持在22-26℃。饮食采用低脂高纤维模式,每日摄入绿叶蔬菜300克以上,适量食用猕猴桃、蓝莓等富含抗氧化物质的水果。每周进行3次每次30分钟的散步或孕妇瑜伽,避免久站久坐。出现持续性头痛、右上腹疼痛或尿量明显减少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