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湿疹不要滥用止痒药
湿疹患者不建议自行滥用止痒药,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湿疹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表现为皮肤红斑、丘疹、渗出伴瘙痒,不当使用止痒药可能掩盖病情或加重皮肤损伤。
湿疹的瘙痒症状与皮肤屏障功能障碍、免疫异常反应及神经敏感性增高有关。单纯使用止痒药如含抗组胺成分的外用药膏,虽能暂时缓解瘙痒,但无法消除炎症基础。部分止痒药含激素或刺激性成分,长期滥用可能导致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等副作用。对于渗出明显的急性期湿疹,错误使用油性软膏反而会阻碍渗出液挥发,加重病情。
规范治疗需根据湿疹分期选择药物。急性期渗出明显时可选用硼酸溶液湿敷;亚急性期可用氧化锌软膏保护皮肤;慢性期需使用他克莫司软膏等免疫调节剂。合并细菌感染时需联用莫匹罗星软膏等抗生素。日常应避免搔抓,穿着纯棉衣物,沐浴水温不超过37摄氏度。家长需注意儿童湿疹患者应剪短指甲,夜间可戴棉质手套防止无意识抓挠。
湿疹患者应保持皮肤湿润,沐浴后3分钟内涂抹无香精的保湿霜如凡士林。避免接触羊毛制品、化纤衣物等刺激物,室内湿度建议维持在50%-60%。若瘙痒持续加重或出现皮肤破溃、脓性分泌物,应及时到皮肤科就诊,由医生评估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饮食上需记录可疑过敏原,常见如牛奶、鸡蛋、海鲜等,但不建议盲目忌口导致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