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炎的诊断要点有哪些
牙龈炎的诊断要点主要有临床表现、牙周探诊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病史采集等。
1、临床表现
牙龈炎患者通常会出现牙龈红肿、出血、质地松软等症状。刷牙或进食时牙龈容易出血,可能伴有口臭。牙龈颜色由粉红变为鲜红或暗红,牙龈边缘变厚,与牙齿分离形成假性牙周袋。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牙龈局部疼痛或敏感,但牙槽骨尚未出现吸收。
2、牙周探诊检查
使用牙周探针测量牙龈沟深度,正常值为1-3毫米。牙龈炎患者探诊深度可能增加,但未达到牙周炎标准的4毫米以上。探诊时易出血,探诊后出血是诊断牙龈炎的重要指标。同时检查牙齿松动度和附着丧失程度,牙龈炎患者通常无牙齿松动和附着丧失。
3、影像学检查
拍摄全口曲面断层片或根尖片,观察牙槽骨高度。牙龈炎患者牙槽骨顶保持完整,无明显的骨吸收影像。X线检查主要用于排除牙周炎和鉴别诊断,确认病变仅局限于牙龈组织,未累及牙周支持组织。
4、实验室检查
对于顽固性或特殊类型的牙龈炎,可进行微生物检测或血液检查。取龈沟液做细菌培养,常见致病菌包括牙龈卟啉单胞菌、中间普氏菌等。血液检查可排除血液系统疾病导致的牙龈出血,如白血病、血小板减少症等。
5、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者口腔卫生习惯、刷牙频率、使用牙线情况等。了解全身疾病史如糖尿病、血液病等,用药史如抗癫痫药、免疫抑制剂等。询问吸烟史、妊娠状态等危险因素,评估牙龈炎的诱发原因和严重程度。
牙龈炎患者日常应注意保持口腔卫生,使用软毛牙刷和牙线清洁牙齿,避免过硬过烫食物刺激牙龈。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洁牙,控制牙菌斑形成。戒烟限酒,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C。出现持续牙龈出血或肿痛时应及时就医,避免发展为牙周炎。
相关推荐
02:05
02:46
02:46
02:58
03: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