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鹅口疮的诊断方法是什么

61851次浏览

鹅口疮的诊断方法是什么呢?我们难免会有生病的时候,鹅口疮这种疾病就是最为常见的一种,这种疾病的出现往往是在婴幼儿中间,但是不管是怎样的症状做好诊断的方式都是必要的,那么鹅口疮的诊断方法是什么呢?

鹅口疮是以口腔白屑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疾病。因口腔满布白屑时状如鹅口,故名。又因其色白如雪片,故又称“雪口”。本病无明显季节性,常见于禀赋不足,体质虚弱,营养不良,久病、久泻的小儿,尤以早产儿新生儿多见。一般预后良好。本病在《诸病源候论鹅口候》中已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述,书中说:“小儿初生口里白屑起,乃至舌上生疮,如鹅口里,世谓之鹅口。此由在胎时受谷气盛,心脾热气熏发于口故也。”明确指出了鹅口疮是由心脾积热所致。

鹅口疮诊断要点|鉴别诊断:

【诊断要点】

症状:舌上、颊内、牙龈、上颚散布白屑,可融合成片。重者可向咽喉处蔓延,影响吸奶与呼吸,偶可累及食管、肠道、气管等。

好发:初生儿、久病体弱或长期使用抗生素、激素者。

实验室检查:取口腔白屑涂片镜检,可见白色念珠菌芽胞及菌丝。

【鉴别诊断】

残留乳块:温开水或棉签轻拭可除去。

鹅口疮:不易拭去,若拭去可见口腔粘膜潮红、粗糙。

相关推荐

01:52
婴儿鹅口疮严重吗
婴儿鹅口疮是由于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新生儿或者是婴幼儿口腔内,表面覆盖白色乳凝块样的小点或小片状物,比较大的可以融合成片。通常认为是新生儿或婴幼儿的菌群失调或者免疫力下降、口腔不卫生等引起。鹅口疮没有全身的症状,一般不会引起发烧,不影响吃奶。家长可以用棉签在鹅口疮表面涂擦制霉菌素,并且对宝宝加强护理,严格消毒,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用棉球或棉签给宝宝清洗口腔,保持清洁卫生,可以有效的减少口腔内发生感染。
03:12
1周岁宝宝流口水严重是为什么
一周岁的宝宝流口水比较严重,可能是以下的原因。第一是宝宝本身在一周岁,处于乳牙的萌出期,乳牙在萌出过程中,会导致口水分泌相对增多,而此时并没有牙齿保护,所以孩子的口水会比较多。第二种情况,宝宝此时本身吞咽功能是不完善的,当唾液腺比较多时,分泌的比较多,又不能及时的把口水咽下去,容易导致宝宝口水比较多。当然,有可能是病理性导致的口水过多,最常见的是口腔内的感染,有的宝宝由于口腔内,出现口疮、鹅口疮,口水会流的比较的多。另外比较大一点的宝宝,有可能受到外界的感染,出现疱疹。
鹅口疮要做什么检查
鹅口疮是一种常发于幼儿的口腔疾病,会使口腔呈现白屑,造成孩子进食疼痛。那么,鹅口疮要做什么检查才可判断出来呢?鹅口疮的症状较为明显,下面就为家长介绍如何对自己的孩子进行鹅口疮的检查。
鹅口疮为何难治呢
对于孩子来说,由于体质较弱,抵抗力差,很容易患病,而鹅口疮就是其中最常发的口腔疾玻家长们也对孩子的鹅口疮非常忧心,因为发现即使用药治好了,还是会反复发作,那么,鹅口疮为何难治呢?请看本文对鹅口疮的介绍,相信家长对鹅口疮的治疗会有更深的认识。
正确意识到鹅口疮的危害
任何一种疾病,不论身体的哪个部位的疾病,倘若不能及时治疗,都有可能波及到其他部位。鹅口疮也不例外,鹅口疮本身是一种口腔内疾病,但若不及时治疗,也会波及到更多的部位,所以患者应该正确意识到鹅口疮的危害,及时发现,及早治疗。
鹅口疮严重吗
鹅口疮不及时处理可影响到进食,出现发热的症状,随着炎症的扩散还可引起扁桃体炎、咽喉炎甚至是皮肤疾病、败血症等。
02:22
鹅口疮是什么
鹅口疮又叫雪口病、白念珠菌病,由真菌感染引起的,是儿童口腔的一种常见的疾病。在口腔黏膜表面形成白色斑膜,多见于婴幼儿。白色念珠菌感染是微生物的一种,可出现在口腔,当婴儿营养不良或身体衰弱时可以发病,在体弱的成年人也可感染。白色念珠菌也可以出现在健康儿童的口腔中,但并不至病。婴幼儿鹅口疮,多是以下几种原因导致的:1、母亲阴道有霉菌感染,婴儿出生时候由于接触到母体的分泌物而感染。2、奶瓶奶嘴消毒不彻底,或者接触了感染念珠菌的食物、衣物和玩具等。3、在幼儿园过集体生活的幼儿,有时候因为交叉感染而患鹅口疮。4、长期服用抗生素或不适当激素,可造成体内菌群失调。
02:09
鹅口疮反复长怎么办
鹅口疮一般分为治疗和预防两方面,治疗可以用弱碱性溶液,比如2%到5%的碳酸氢钠清洗,涂擦冰硼油、制霉菌素混悬剂等,一般效果比较好。预防方面的话婴幼儿进食的餐具应该洗净后再蒸10到15分钟。产妇如果有阴道霉菌时,应该积极治疗,切断传染途径。哺乳期的母亲在喂奶前应该用清水洗净乳头,经常洗澡换内衣,然后每次抱孩子前要先洗手,注意隔离和哺乳的消毒以防传播。对于婴幼儿的被褥和玩具应该定期拆洗晾晒,宝宝的洗漱用具尽量与家长分开,并定期消毒。要加强营养,特别是适当增加维生素B2和维生素C,在幼儿园过集体生活的幼儿用具不可混用。
鹅口疮最佳治疗方法
第一,使用弱碱性溶液,如2%的碳酸氢钠清洗,也可以使用5%的碳酸氢钠用生理盐水稀释以后再使用。三岁以上的宝宝如果能够配合,也可以直接漱口。主要就是改变口腔酸碱度抑制白色念珠菌的生长。建议在哺乳前后清洗口腔。第二,制霉菌素。它是一种治疗真菌的药物,对白念珠菌作用非常强。可以把制霉菌素碾碎,加入香油或者是别的液体,制成混悬液,用来涂抹患处,一般一天涂个2到3次,效果是比较好的。制霉菌素它属于处方药物,需要到有资质的药房或者医院才能购买。涂抹的时候,如果白色膜状物消失了,建议再继续涂抹三天以上,这样可以有效地增加治愈的机会。对于反复发生鹅口疮的孩子,应该找一找原因,看看有没有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的,或者有没有用过激素。有些孩子免疫功能比较低下,也是容易导致鹅口疮反复发作的。
语音时长 01:32

2019-09-02

56909次收听

鹅口疮治疗方法
鹅口疮治疗主要包括五大治疗方法。第一,局部用药法。小儿鹅口疮还是比较容易治疗的,可以用5%的碳酸氢钠跟生理盐水1:1稀释,然后涂抹在口腔黏膜上,也可以用制霉菌素碾成粉末,与鱼肝油或者是香油混合,涂抹在有白色膜状物的这些地方,每天涂抹3到5次。在擦洗的时候一定要动作轻些,以免伤到宝宝。第二,全身用药法。这个时候主要是针对病情严重的鹅口疮,孩子症状比较明显,比如孩子发烧不愿意吃奶,这个时候是需要及早的去医院看一看。第三,饮食卫生法。要注意对奶瓶、奶头、碗勺、玩具、餐具等这些物品的消毒。如果是母乳喂养,也要洗干净手,清洁乳头。第四,营养供给法。小孩得鹅口疮跟免疫力低下是有关系的,这个时候要给孩子以丰富的这些饮食来提高孩子的免疫力,要供给孩子优质的蛋白质、维生素等等。第五,口腔护理法。平时要注意口腔的卫生,在用药治疗的期间,如果发现白色膜状物已经消失了,建议再巩固治疗三天以上,这样鹅口疮就不容易反复发作了。
语音时长 02:05

2019-09-02

66963次收听

婴儿鹅口疮怎么治疗
婴儿鹅口疮的病因很多,一般治疗时可以选择2%的苏打水,即碳酸氢钠溶液涂抹孩子口腔,这是治疗鹅口疮的有效方法。症状重的可以用制霉菌素治疗。鹅口疮又称雪口病,是婴幼儿常见口腔疾病,是白色念珠菌引起口腔黏膜炎症,故又称为口腔念珠菌病。原因有以下几个:一、患霉菌性阴道炎的母亲在分娩时感染孩子的口腔。二、哺乳时母亲的奶头不洁。三、人工喂养时奶具消毒不严格或是喂奶者手指污染。这是导致孩子得鹅口疮的常见原因。鹅口疮治疗不彻底容易复发。轻症用苏打水治疗,可以不用别的药物,病变2到3天一般就消失了。口腔病变消失就立刻停药不好,容易复发。苏打水治疗鹅口疮是通过消除口腔内能分解产酸的残留乳凝块或者糖类,使口腔成为碱性环境,从而阻止白色念珠菌生长繁殖,不能直接杀灭白色念珠菌。苏打水治疗鹅口疮时,要注意口腔病变消失后继续用4到5日最好。症状严重,用苏打水效果不好可以用制霉菌素。制霉菌素碾碎后加入鱼肝油或是香油,涂抹在孩子的口腔里面,特别是有白色膜状物的地方,一定要涂抹,效果相当不错。
语音时长 02:00

2019-09-02

62614次收听

怎样治疗鹅口疮
鹅口疮的治疗其实也是非常简单的,一般效果也是很好的,所以家长不要太过于担心。我们一般选择弱碱性的溶液来涂抹口腔,可以选择2%的碳酸氢钠,也可以选择5%的碳酸氢钠溶液,然后跟生理盐水1:1进行稀释,稀释以后再进行涂抹口腔。在用碳酸氢钠涂抹口腔的时候要注意,如果白色膜状物消失了,建议再巩固治疗4到5天,这样更能巩固疗效,避免鹅口疮的反复发作。当然,如果使用碳酸氢钠效果不好,也可以使用制霉菌素进行治疗,制霉菌素把它碾碎,碾成粉末以后,加入鱼肝油或者是香油,然后涂抹在口腔里面有白色膜状物覆盖的地方,涂抹以后2到3天,一般膜状物就会消失了,这个时候暂时不要停药,建议再巩固治疗3天以上,这样的话一般都会达到很好的效果。对于鹅口疮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同时我们要注意避免鹅口疮的再次复发,所以预防鹅口疮也是非常关键的,那么怎么样去预防?如果产妇有阴道霉菌病的时候,应该积极治疗,切断传染途径。第二,婴幼儿进食的餐具要每天的消毒。第三,哺乳期的母亲在喂奶前应该用温水清洗乳头、乳晕。穿的衣服要保持卫生。每次抱孩子要注意洗手。第四,对于婴幼儿的被褥、玩具,要定期的拆洗、晾晒,要注意对玩具的消毒。第五,婴儿应该注意隔离。哺乳的时候要注意室内空气消毒,要注意环境卫生。如果是在幼儿园过集体生活,这些用具是不能混用的,避免鹅口疮的传染。
语音时长 02:22

2019-09-02

54372次收听

鹅口疮是怎么引起的
鹅口疮是由于微生物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一种口腔疾病。这种疾病的患儿,在他们口腔黏膜的表面会形成一些白色的斑膜,而且是不能擦掉的。当患儿在母体中受到了感染,家长们不注意接触到患儿口腔物品的卫生,长期的服用抗生素药物就会引起患儿患上鹅口疮这种疾病。
鹅口疮治疗
鹅口疮一般称为真菌感染,小孩口腔黏膜出现的一种白膜状疹子,叫鹅口疮。治疗起来很简单,只要用制霉菌素涂口腔,两次能缓解。但很多孩子的鹅口疮,并不是这么简单,经常是用药缓解后很快又出现,重要的原因是感染源没有消除,鹅口疮因为一般都是经入口引起,菌存在在哪并不知道,有的小孩啃玩具,或擦嘴的毛巾、手巾不干净,上面含有真菌。虽然治疗了口腔内的问题,但口腔外的菌没有消灭,还是会再重复感染。所以这时护理要特别注意,除了进行药物,用制霉菌素涂口腔,用盐水漱口外,要注意消灭环境外、口腔外的真菌,消灭之后才能真正的根治鹅口疮。
语音时长 01:25

2019-04-04

62007次收听

02:36
鹅口疮怎么治疗
鹅口疮为真菌感染后小孩口腔黏膜出现的一种白膜状疹子。鹅口疮治疗起来很简单,只需用制霉菌素涂口腔,两次能缓解。但很多孩子的鹅口疮用药缓解后又会反复,这主要是由于感染源没有消除。因为鹅口疮一般都是经入口引起,菌存在的地方无法确定,小孩啃玩具或擦嘴的毛巾、手巾不干净,上面含有真菌,虽治疗了口腔内问题,但口腔外的真菌没有进行消灭,还会重复感染。所以这时护理应特别注意,除用制霉菌素涂口腔,用盐水漱口外,要注意消灭环境外、口腔外的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