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胃炎的发生部位是在哪里

发布时间:2020-08-2855674次浏览

胃炎是多种原因引起的胃黏膜的炎症性疾病,平时较为常见,而且导致其发生的原因也是有很多的,其给患者也带来了许多痛苦不适的症状,胃炎发生的部位主要在胃小弯与胃大弯交接处,具体分析如下:

人的胃可以分为贲门部、胃底部、胃体部、胃窦部这四个部位。胃的入口为贲门,出口为幽门,而胃窦部位是指幽门与胃角切迹平面之间的一个部分,而胃炎就是发生在胃小弯与胃大弯交接处部位的一个炎症。而且胃炎对其它部位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请胃炎患者对此一定要引起重视。

胃炎的主要会呈周期性的表现出饱胀、隐痛、剧痛、绞痛等不适的症状,并且同时还会伴有嗳气、反酸、呕吐、恶心、消瘦等全身性症状,而且慢性胃炎患者还会表现出厌食、持续性腹痛、失血性贫血等表现。这不仅给患者带来了痛苦不适,而且也严重影响了胃炎患者的身体健康。

相关推荐

出现黑绿色的大便是什么原因
正常的大便应呈淡黄色或淡褐色,食物或药物以及多种疾病,均可导致大便黑绿色。一、在饮食当中,如果患者吃了一些黑色或者绿色等颜色较深的食物,包括蔬菜、水果等,那么就常常会出现大便呈黑绿色,比如人们常吃的牛肉、杨梅、动物血制品、果酱等食物。这些食物,除了含有丰富的天然色素外,还富含铁质,当这些食物进入胃肠道以后,就会与肠道里面的一些硫化物相结合,形成硫化铁,而硫化铁就是黑色的,所以会引起患者出现拉黑色大便的情况。二、口服治疗胃病的铋剂、中药、补血的铁剂等药物,都会引起黑色大便的出现,只要药物停止以后,大便的颜色就会恢复。三、如果有胃炎、胃溃疡的患者,在上消化道出血的情况下,也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根据医院的检查结果,在医生的叮嘱下用药调理,避免病情加重。如果是消化不良,也很有可能导致大便黑绿色,这种情况可以通过调节饮食调理。如果大便不仅绿,而且还呈水样或有酸臭味,或者还带糊状,就要多注意,可能是消化不良比较严重,可以服用药物加以调理。
语音时长 02:10

2021-11-05

78236次收听

02:31
胃结节会癌变吗
临床上胃结节大多数不会发生癌变。胃结节一般是由于胃炎引起,这种胃粘膜异常增生导致的这一种疾病。良性胃结节主要分为三大类,第一大类就是亚临床胃结节;第二大类是溃疡性胃结节病;第三大类是胃息肉样的胃结节病。少数浸润性胃结节,是有一种恶性倾向的。想要确诊胃结节,是不是已经发生癌变,是不是属于胃癌,就需要到专业医院去做相关检查来判断。
胃里难受想吐吐不出来原因
第一个是消化道的动力障碍,第二个可能是肝功能损伤,引起来的症状。先说第一个,上消化道的动力障碍,最常见的比如老年患者有糖尿病胃轻瘫。如果是前一天晚上吃了,很多难以消化的食物,比如吃了糍粑或者吃了汤圆,这个时候就粘在胃腔之内,出现整体的上消化道,往下推进的力量不足,表现就是想吐又吐不出来,这是最常见的是动力学障碍。还有器质性的疾病,比如消化性溃疡,消化性溃疡有可能就会损伤胃黏膜或者是十二指肠黏膜,或者幽门管黏膜引起来炎症,充血、水肿、动力学的障碍,这个时候往下推进的力量不足,幽门管有点轻微的梗阻,这个时候也可能表现的是胃里难受,想吐吐不出来,这是一个最常见的原因。第二个原因就是会不会有肝功能的损伤引起了厌油、恶心,比如有肝硬化的基础,有甲肝、戊肝的基础,引起了肝细胞的损伤,这个时候表现的就是厌油、恶心,想吐但是又吐不出来。如果是有肝硬化的基础就好解释,但如果是新发的症状,建议您还是到消化科看一看,去查一下血常规、肝功能。如果出现了肝功能的损伤,建议去查一下甲肝、戊肝,这些是比较常见的。在夏季或者是秋季,病毒性肝炎也是常见的可能性。当然,还有一部分其它的原因引起来的消化道改变,比如有妇科的肿瘤,有神经系统的肿瘤,有血液系统的损伤,有时候也会累及到消化系统,也会让你表现为难受,想吐吐不出来的可能。
语音时长 02:29

2021-07-09

67589次收听

胃炎做什么检查
目前临床上对于胃炎的检查主要依据于胃镜、钡餐造影和碳14呼气试验检查。相比而言,胃镜检查对于胃炎的诊断价值较高。胃镜检查可以通过医生肉眼直接观察胃内黏膜以及血管情况,对于微小病灶也可以做出明确的诊断。如果胃镜检查过程中发现可疑病灶,还可以钳取病变组织,进一步进行病理学检查。钡餐造影检查是指在X光的照射下,观察钡剂在胃内的流速以及充盈情况,根据影像来判断胃部病情。碳14或碳13呼气试验检查,主要用于检查是否存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因为上述细菌感染是引发胃炎等各种胃部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
语音时长 01:14

2020-12-23

80257次收听

胃炎有哪些症状
胃炎是胃黏膜炎症的统称,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胃炎常见的为单纯性和糜烂性两种。前者表现为上腹不适、疼痛、厌食和恶心、呕吐;后者消化道出血为主要表现,有呕血和黑粪。慢性胃炎通常又可分为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和肥厚性胃炎。慢性胃炎病程迁延,大多无明显症状和体征,一般仅见饭后饱胀、泛酸、嗳气、无规律性腹痛等消化不良症状。
得胃炎后遗症有哪些
很多人都不知道胃炎在发病后还会引起并发症,其实胃炎并不是一种单纯性的胃病,它不仅具有多种疾病类型,而且在发病之后还会引起多种并发症,所以希望患有胃炎的朋友能够注意预防,那么得胃炎后遗症都有哪些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
胃炎和胃癌的区别
胃炎跟胃癌从字体上我们就可以看出它们是有区别的,然而很多人却无法正确的分辨出它们,也不知道它们的症状,所以很多人都胡思乱想,乱猜测病情以致使得自己的病情越来越严重,难以治疗,那么胃炎和胃癌的症状区别都有哪些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些人把胃炎误以为是胃癌所以整天担心受怕,本
什么是胃炎后期的护理重点
胃炎的护理中,饮食是非常关键的一个方面,要对饮食上的问题有足够的重视,一般都是建议容易消化、少刺激、温热适度、营养丰富的饮食结构为主,并且也要注意少食多餐和适时补充水分,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胃炎后期的护理重点是什么。
急性出血性胃炎症状
胃部出现急性出血性胃炎的情况,需要及时进行治疗。病患容易出现呕血以及黑便的情况。另外会有发热、失血等状况,肠胃当中的流失过多,容易造成身体出现头晕等并发症状。需及时卧床进行休息,并对胃部进行降温处理。
02:13
胃下垂会有生命危险吗
胃下垂不会有生命危险。胃下垂是由多种因素导致,有先天因素,也有胃韧带松弛的因素,使胃脱离正常位置,逐渐下移,甚至下移到盆腔,但不会造成生命危险。只是解剖位置异常,不影响功能,也不会对生命造成威胁,所以单是胃下垂,不会有生命危险,除非胃内有肿瘤,会造成生命危险。如果想要明确自己是胃下垂,还是胃肿瘤,应该到医院进行消化道造影检查、内镜检查,对患者具有非常好的保护作用。所以建议患者要完善胃镜检查以及肠镜检查,明确消化道的情况。
02:25
胃炎胃下垂怎么预防
胃炎可防可治。胃炎的原因,如吃辛辣刺激性食物或喝酒,喝大量含酒精的饮品,都会造成胃黏膜发生炎症性改变,甚至会有消化道出血、呕血,对这种消化道黏膜重症炎症表现,可进行预防。但是如果年龄超过40岁以上,同时抽烟喝酒,有胃癌家族史,也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等,有癌前病变容易发生的任何一条,建议完善胃镜检查,明确胃部情况,对于胃炎、早期胃癌的预防至关重要。但要明确胃下垂很难预防,因为胃下垂与韧带松弛有关,尤其体型偏瘦长、偏瘦弱的患者,这类下垂型的胃,不是通过预防就能使胃下垂不会发生。
02:17
胃下垂是不是肚子会变大
胃下垂的患者肚子是会变大。如胃偏离正常位置,逐渐下移,到达盆腔,到中腹或下腹,进食以后,胃内充满食物,胃肯定会膨胀。胃像气球样的囊袋状器官,吃饭以后会膨胀、变大,如胃已经下垂到盆腔或腹腔,肚子就会显得更大。不仅是胃下垂患者,普通人吃饭后,肚子也会有胀满的表现。所以胃下垂患者进食以后,会使腹部胀满、圆润,是胃内食物引起胃内胀满,导致的症状,是非常正常的现象,患者完全不用担心。
小儿胃炎为什么会反复发作
胃炎是因为一些外界因素,如物理学、化学或生物学的一些有害因子引起胃黏膜或者胃壁的炎症反应,比较常见的像有些孩子用一些药物,可能会刺激到胃肠黏膜,如果不能够积极去除病因,这种刺激会反复出现。再有胃黏膜本身一直处于工作状态,没有办法良好休息,如果饮食不当或者新的诱因出现,就可能会出现反复,所以很多孩子的胃炎在急性期,如果处理不当,有可能迁延成慢性胃炎。比较常见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本身就是引发慢性胃炎的非常重要的因素,本身具有交叉感染的情况,如果和别人同时就餐,有可能互相传染,即使孩子进行胃炎的正规治疗,如果外界还存在,他处于易感性,也容易再次感染,造成病情的反复发作。所以如果出现胃炎,一定要严格进行饮食和卫生控制,积极地进行治疗,去除病因,才能尽量减少反复发作的机会。
语音时长 01:34

2020-07-03

60857次收听

胃动力不足的症状及用药
胃动力不足是医学上常用词,那么什么是胃动力不足,胃动力不足就是在没有消化道梗阻的前提之下,胃的蠕动功能的下降。它向下推进的蠕动功能的下降会导致患者通常会有恶心、呕吐、上腹部的胀满不适,甚至有的患者会有上腹痛的感觉,还有患者会出现早饱,没有吃几口东西,就吃不下去了这一系列的症状。用药方面,首先是要饮食的调节,在胃功能动力不足或者有些功能减退的前提之下,应该应用一些容易消化的,流质的或者是半流质的饮食,可以减少胃的负担,促进胃动力的恢复,如果单纯的饮食治疗效果不好,可以用一些促动力的药物来改善胃动力不足的情况。
语音时长 01:37

2020-02-14

64550次收听

01:59
慢性胃炎怎样养胃
胃炎患者应该注意保持三餐规律饮食,切勿暴饮暴食,不吃生凉刺激性食物,远离烟酒。胃炎患者饮食营养搭配具体可参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专家建议在日常生活中增加谷类、水果、禽蛋肉、蔬菜配比,多样化搭配进行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