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骨质疏松宜吃什么食物

57866次浏览

中医有句俗话,叫做药补不如食补,即是说不管是什么疾病,除了就医检查治疗以外,通过饮食来加以改善和调节,是最健康的手段,老年人更应如此,尤其是骨质疏松症的老年人,对钙的吸收能力下降,更容易缺钙。那么,骨质疏松宜吃什么食物呢?

适当补充钙质

老年人每日应摄取800毫克—1200毫克的钙,富含钙的食品有奶制品、豆制品、部分海产品、蔬菜、水果等。

合理补充钙镁磷

维持食物正常的钙磷比值,因为当钙磷比值小于1∶2时,会使骨骼中的钙溶解和脱出增加,因此建议钙磷比值保持在1∶1或2∶1的水平。富含磷的食物有各种家禽、大蒜、芝麻、杏仁、牛肉等。另外,还应适当补充富含镁的食物,如豆腐、脱脂酸奶、麦芽、南瓜籽等。

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C

适当补充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C,有利于钙的吸收。奶中的乳白蛋白、蛋类的白蛋白、骨头里的骨白蛋白都含有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可促进骨的合成,因此奶制品、豆制品都是钙的良好来源。维生素C对胶原合成有利。

补充维生素D和维生素A

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有利于钙的骨化,除了适量补充维生素D外,还应多晒太阳。维生素A参与骨有机质胶原的合成,老年人每日应摄取的维生素A为800微克,维生素A的来源包括蛋黄、动物肝脏、黄红色蔬菜以及水果等。

相关推荐

02:06
更年期补钙吃什么钙片好
更年期女性建议优先选择含钙量丰富、易吸收的钙片,比如励全碳酸钙D3片(Ⅰ),需遵医嘱用药。雌激素缺乏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重要的发病机制之一。更年期雌激素水平降低会减弱对破骨细胞的抑制作用,破骨细胞的数量增加、凋亡减少、寿命延长,导致骨吸收功能增强,骨代谢平衡被打破,骨吸收大于骨形成,每次骨重建都出现净骨量丢失;还会降低骨骼对力学刺激的敏感性,使骨骼呈现类似于废用性骨丢失的病理变化,最终导致骨质疏松,增加骨折风险。励全碳酸钙D3片(Ⅰ)为复方制剂,每片含碳酸钙1.5克,相当于钙600毫克,可以满足日常补钙需要;同时含有125IU的维生素D3,能够更好提升肠道对钙的吸收。适用人群广泛,青少年、孕妇、哺乳期妇女、更年期妇女、老年人等均可使用,还不含糖,糖尿病患者和健身人群也可放心服用。若在更年期患有骨质疏松症,患者可以遵医嘱将励全碳酸钙D3片(Ⅰ)与固邦阿仑膦酸钠片联合使用,能够增加骨量,抑制骨吸收。另外,若在更年期患有骨关节炎,患者还可以遵医嘱将此药物与来进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联合使用,能够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给骨骼一年充一次电
给骨骼一年充一次电的说法并不科学,骨骼健康需要长期持续的维护而非阶段性干预。骨骼代谢是动态平衡过程,钙质沉积与流失每日都在发生,通过均衡饮食、规律运动、适度日照等综合措施才能维持骨密度。
后背发酸提示什么征兆
后背酸就是后背酸困,包括上胸背和下腰部的酸困。首先可能是肌肉疲劳、肌肉代谢障碍,劳累导致肌肉长期处于收缩状态,得不到充分休息或者因为床太软,睡觉时候肌肉不能充分松弛。还可能是骨质疏松,骨质结构和力量承受能力逐渐下降,这时候肌肉会出现承载能力就要负担加重,肌肉会继发酸痛。再一个是长期或者近期酸困,还应该考虑代谢性疾病,注意查查有没有糖尿病,有没有其他疾病,包括肾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脊柱肿瘤、内脏疾病等。
语音时长 02:27

2021-09-29

68663次收听

03:10
骨龄与年龄的关系
骨龄与年龄是有关系的,因为到了一定年龄之后,骨头不再长了,所以骨龄跟年龄是有关系的,这是一种狭义的骨龄和年龄的关系。比如到了五、六十岁的时候,骨头的状态和年龄肯定也是有关系的,比如这个时候骨头可能发生了骨质疏松,是跟年龄有关系的,这是广义的骨龄和年龄的关系。但是一般人,尤其家长,关心的是孩子的骨龄和年龄的关系,经常想了解一下孩子的骨头还有没有生长的潜力,还能长多高。这个时候作为家长可以带着孩子,去有这个条件的医院查一下,看骨龄是多少,判断骨头的发育潜力。
02:34
骨密度正常值范围
正常人的骨密度,在临床中常用的有单光子测量、双光子测量,还有双能X线的骨密度测量,在临床上常用的就是双能的X线骨密度检查。正常值在男性测的是腰椎,是1.003加减0.002,女性是1.028加减0.016,也是指的腰椎的双能X线骨密度检查,这个是正常的范围。如果超出了正常范围,就会表现一些骨量的减低或者骨质疏松。骨质疏松在临床中是指这个值小于-2.5克/每平方厘米,如果大于-2.5,那么又小于0,这种情况称作为低骨量,负值数值越大,说明骨质疏松就越严重。
02:07
查骨密度需要空腹吗
不需要,因为查骨密度是用X线或双能的X线密度仪,然后检查骨质的变化,这种骨质检查主要是检查腰椎或股骨头,或其它部位的骨质,然后通过X线透视,所以空腹与否,不会影响对骨密度的检查。当然,骨密度检查现在有多种功能,除对骨密度进行测定外,对于身体的肌肉、脂肪、体重指数等,各项指标也可进行分析、判定,从而对整个体能,包括骨质疏松做出一个综合判断,该判断,一般情况下由平常养成,空腹与否并不影响结果判断和X线骨密度仪的检查。所以,检查骨密度一般不要求空腹,能够活动躺到床上即可。
骨质疏松有哪些危害
骨质疏松主要有以下几点危害。第一,骨质疏松会使患者的身材逐渐变得矮小,甚至会使患者出现供腰的姿势。第二,骨质疏松还可能会使患者的脊柱出现压缩,患者出现局部疼痛,腰背酸痛等情况,对日常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第三,如果患者存在的骨质疏松情况比较严重,这种情况下时间久了,还会使患者的行动受到一定的障碍。除此之外,骨质疏松还会影响到患者的心脑血管,导致患者出现脑梗死,高血压。心肌炎等出多种身体疾病,如果患者出现了骨质疏松的情况,一定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方案进行治疗,可以通过服用相关药物或选择相应的手术进行治疗。
语音时长 01:09

2021-02-02

86031次收听

骨质疏松骨折的特点
骨质疏松骨折其特点较明显,首先患者不适于长期卧床牵动。其次,该种骨折多属于粉碎性骨折,不适宜于固定治疗。该种骨折类型愈合时间也比较长,有些患者甚至会出现延迟性或愈合或者不愈合。该病还具有复发率高,发病人群较为特殊的特点,与其他不稳骨折差别较大。
骨质疏松康复治疗
骨质疏松患者在进行康复治疗的过程当中,有很多事项是需要注意的,这样才能够促进自己的身体早日康复,首先需要注意适当的补钙。其实在饮食方面也有很多要注意的,比如不能够摄入过多的糖和盐分等。最后要注意适当的运动。
骨质疏松严重会瘫痪吗
骨质疏松的确是一种会对健康造成很大影响的问题,当骨质疏松情况特别严重的时候可能会导致瘫痪,而且还容易让呼吸功能下降,导致肾虚以及骨折,如果情况并不是非常严重一般可以使用药物方法治疗,如果情况是比较严重的就要用手术治疗。
骨质疏松的饮食
骨质疏松主要原因包含两方面,骨质破坏与成骨细胞再生减少。饮食从不同年龄人群考虑,具体的禁忌如下:1、青少年:注意增加钙质丰富的食物,如鱼、虾、肉、牛奶、奶制品、豆类、绿叶青菜类,此外注意适量运动;2、中年患者:特别指绝经期女性,随着经期结束,雌性激素分泌减少,钙丢失严重,饮食除添加钙质丰富食品外,每日运动量应保持3小时左右,注意增加日光浴,促进维生素D合成;3、老年患者:除相应药物治疗外,饮食上需添加钙质较丰富食品,户外运动累计时间1天不超过3小时。
语音时长 01:22

2020-01-07

58077次收听

骨质疏松饮食的注意事项
骨质疏松患者饮食注意事项通常有以下几点:一、推荐的饮食:多吃一些蛋白质合含量高的食物;多吃一些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丰富的食物;多吃一些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二、饮食的禁忌:忌吃一些油腻难消化的食物;忌吃一些油炸,熏制,烧烤,生冷刺激的食物;忌吃一些高脂肪的食物。通常大部分的青菜都富含有非常丰富的维生素C以及维生素D等多种元素,维生素的在骨骼代谢上起到重要调节的作用。总之,饮食结构要全面,营养搭配要合理。
语音时长 01:15

2020-01-07

56455次收听

什么是骨质疏松性骨折
身体中钙流失严重,出现骨质疏松时,在轻微暴力状态下就可能会出现骨折,这就是骨质疏松性骨折,此时患者的骨密度降低、骨皮质变薄。这种骨折常常出现在脊柱、髋骨、腕骨等部位。
骨质疏松是什么原因
骨质疏松是一个常见的骨骼疾病,它是因为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易于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病。骨质疏松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阶段,主要见于绝经后的女性和老年男性。骨质疏松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和继发性骨质疏松。正常成熟骨的建立是一个骨重建的过程,30岁之前,骨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在30岁左右要达到一个峰值骨量。30岁到50岁,骨形成和骨破坏在一个动态平衡的范围,50岁以后骨破坏增加。因为一些原因比如年龄或激素水平改变,尤其是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降低、运用了一些药物或钙磷的代谢,维生素D水平不足等,这些原因都会使骨流失加快,发生骨质疏松。
语音时长 01:32

2018-09-29

51084次收听

02:13
喝骨头汤能够防治骨质疏松吗
中国人有句老话“吃什么补什么”,很多患有骨质疏松的病人觉得喝骨头汤可以治疗骨质疏松,实际临床上治疗骨质疏松除了喝骨头汤以外还应该吃补钙药物,并且需要功能锻炼、晒太阳。单纯喝骨头汤力度不够。饮食方面多吃肉、鱼、蛋奶类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