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息肉怎么检查出来
宫颈息肉主要通过妇科检查、阴道镜检查、超声检查、病理活检等方式确诊,具体检查方式需根据医生评估选择。
1、妇科检查
医生通过阴道窥器直接观察宫颈,可发现表面光滑或分叶状的红色赘生物,质地柔软易出血。典型息肉多呈舌形或圆柱形,直径多在1厘米以内,带蒂或广基附着于宫颈管。检查时可能伴随接触性出血,但多数患者无疼痛感。
2、阴道镜检查
采用光学放大设备观察宫颈表面血管形态和上皮结构,可清晰显示息肉基底部的血管分布情况。醋酸试验下息肉呈均匀白色反应,碘试验不着色,有助于鉴别宫颈癌前病变。检查过程需暴露宫颈,可能引起轻微不适。
3、超声检查
经阴道超声能显示宫颈管内异常回声团块,明确息肉大小、位置及与周围组织关系。典型表现为中等回声结节,内部可见点状血流信号。对于位置较深的息肉或鉴别子宫内膜息肉时,超声检查具有独特优势。
4、病理活检
通过钳取或切除部分息肉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是确诊的金标准。可明确息肉性质,排除恶性病变。镜下常见纤维血管轴心被覆柱状上皮,伴不同程度炎症细胞浸润。术后可能有少量阴道出血,需避免剧烈运动。
5、宫腔镜检查
对于疑似来源于宫颈管上段的息肉,可采用宫腔镜直视下探查。能准确判断息肉根蒂部位置,同时进行电切治疗。检查前需排空膀胱,术中可能引起下腹坠胀感,术后需预防感染。
发现宫颈息肉后应保持外阴清洁,避免性生活至出血停止,选择棉质透气内裤并每日更换。日常注意观察异常阴道流血情况,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饮食上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限制辛辣刺激食物。术后1个月需复查确认切除效果,若出现发热、大量出血等需及时就医。长期存在宫颈炎症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降低复发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