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的病因是怎样的?
尿毒症的病因主要与慢性肾脏病进展、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肾小球肾炎、多囊肾等因素有关。尿毒症是各种慢性肾脏病发展到终末期的共同表现,由于肾功能严重丧失导致代谢废物无法排出。
1、慢性肾脏病进展
长期未控制的慢性肾脏病会逐渐损害肾单位,肾小球滤过率持续下降至15毫升每分钟以下时即进入尿毒症期。患者可能出现贫血、水肿、皮肤瘙痒等症状。治疗需通过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肾移植替代肾功能,常用药物包括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碳酸钙片、骨化三醇软胶囊等。
2、糖尿病肾病
长期高血糖会损伤肾小球基底膜,导致蛋白尿和肾功能进行性下降。这是糖尿病患者发展为尿毒症的主要原因,常伴有视物模糊、四肢麻木等症状。除控制血糖外,需使用缬沙坦胶囊、阿托伐他汀钙片等保护肾功能。
3、高血压肾损害
持续高血压可引起肾小动脉硬化,造成肾缺血和纤维化。患者多有头痛、夜尿增多表现。需严格将血压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常用硝苯地平控释片、厄贝沙坦片等降压药,配合低盐饮食。
4、肾小球肾炎
免疫异常导致的肾小球炎症会破坏滤过屏障,出现血尿、蛋白尿,最终发展为尿毒症。急性期需用甲泼尼龙片、环磷酰胺片控制炎症,慢性期需限制蛋白质摄入。
5、多囊肾
这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双肾布满囊肿压迫正常肾组织。患者多在40岁后出现肾功能衰竭,可伴有肝囊肿、颅内动脉瘤。治疗以控制并发症为主,终末期需肾脏替代治疗。
预防尿毒症需定期检查尿常规和肾功能,控制血压血糖在达标范围,避免滥用肾毒性药物。已确诊慢性肾脏病患者应限制高钾高磷食物,每日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每公斤体重0.6-0.8克,保持适度运动但避免剧烈活动。出现乏力、恶心等症状时及时就医评估透析时机。
相关推荐
02:02
02:31
02:47
02:48
02: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