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甘草具有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药性的功效,主要用于咽喉肿痛、咳嗽痰多、脘腹疼痛、药物中毒等病症。生甘草的功效与作用主要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一、补脾益气
生甘草味甘性平,归脾经,能补益脾胃之气,改善脾胃虚弱引起的食欲不振、倦怠乏力等症状。常与党参、白术等配伍使用,如四君子汤。脾胃气虚者长期服用可增强消化功能,但湿热内盛者慎用。
二、清热解毒
生甘草对热毒疮疡、咽喉肿痛有较好疗效,其含有的甘草酸等成分具有抗炎作用。临床多与金银花、连翘同用治疗咽喉炎,外用可缓解皮肤痈肿。但需注意过量服用可能导致水钠潴留。
三、祛痰止咳
生甘草能稀释痰液、舒缓气道,适用于风寒或风热咳嗽。常配伍杏仁、紫菀组成止咳方剂,如杏苏散。对于慢性支气管炎出现的黏稠痰液,与桔梗同用可增强排痰效果。肺虚久咳者需配伍补肺药材。
四、缓急止痛
生甘草可缓解胃肠痉挛疼痛,常与白芍配伍组成芍药甘草汤治疗脘腹绞痛。其甘缓特性对肌肉挛痛、四肢拘急也有改善作用。但单独使用止痛效果有限,需根据证型配合其他药材。
五、调和诸药
生甘草能降低药物毒性、缓和药性,在复方中起协调作用。如与附子同用可减轻其毒性,与大黄配伍能缓和泻下作用。煎煮时宜后下以保留有效成分,常规用量为3-10克,长期大剂量使用可能引起浮肿。
使用生甘草时需辨证施治,避免与海藻、甘遂等相反药材同用。日常可搭配5-10克泡水饮用缓解咽喉不适,但高血压患者应控制用量。出现水肿、头晕等不良反应时应停用,储存时需置阴凉干燥处防霉变。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合理配伍使用,不可自行长期大量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