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光不正应该做哪些检查
屈光不正患者通常需要进行视力检查、验光检查、角膜地形图检查、眼轴长度测量和眼底检查等。屈光不正主要包括近视、远视和散光,可能与遗传、用眼习惯、眼部疾病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视力检查
视力检查是评估屈光不正的基础项目,通过标准对数视力表或投影视力表测量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检查时需遮盖单眼分别测试,可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近视、远视或散光。若裸眼视力低于正常值且矫正后提升明显,通常提示屈光不正。
2、验光检查
验光检查包括电脑验光和综合验光,能精确测定屈光度数。电脑验光可快速获取球镜、柱镜和轴位等参数,综合验光通过试镜片调整确定最终配镜处方。对于儿童或调节功能异常者,需进行散瞳验光以排除假性近视。
3、角膜地形图检查
角膜地形图通过计算机辅助成像技术分析角膜曲率分布,对散光诊断和圆锥角膜筛查有重要价值。检查可显示角膜表面不规则区域,帮助判断散光类型及程度,并为角膜接触镜验配或屈光手术提供数据支持。
4、眼轴长度测量
眼轴长度测量采用A超或光学生物测量仪,可量化眼球前后径长度。近视患者通常伴随眼轴增长,该项检查能评估近视进展风险。若儿童眼轴增长过快,需加强防控干预以避免发展为高度近视。
5、眼底检查
眼底检查通过直接检眼镜或眼底照相观察视网膜状况,高度屈光不正可能合并视网膜变薄、豹纹状改变等病变。定期眼底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视网膜裂孔、黄斑病变等并发症,尤其对600度以上近视患者尤为重要。
确诊屈光不正后应遵医嘱配戴合适度数的眼镜或角膜接触镜,儿童需每半年复查一次屈光度。日常注意控制用眼时间,保持30厘米以上阅读距离,每日户外活动2小时有助于延缓近视进展。避免在昏暗环境下用眼,饮食中适量补充维生素A和叶黄素等营养素。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特色医院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什么是屈光不正
- 2 屈光不正怎么处理
- 3 屈光不正严重吗
- 4 屈光不正怎么引起的
- 5 屈光不正就是弱视吗
- 6 儿童屈光不正怎么引起的
- 7 屈光不正的危害有什么
- 8 屈光不正的症状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