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腰痛什么原因
产后腰痛可能与骨盆松弛、肌肉劳损、缺钙、腰椎间盘突出、盆腔炎等因素有关。产后腰痛是产妇常见的症状,通常表现为腰骶部酸痛、活动受限等,可通过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
1、骨盆松弛
妊娠期间体内分泌的松弛素会导致骨盆韧带松弛,分娩后骨盆结构尚未完全恢复,可能引发腰部稳定性下降。产妇可进行凯格尔运动帮助骨盆底肌群恢复,必要时使用骨盆矫正带辅助固定。避免提重物或久站久坐,睡眠时选择硬板床减轻腰椎压力。
2、肌肉劳损
分娩时腰背部肌肉持续用力,产后哺乳姿势不当或频繁弯腰照顾婴儿,易导致竖脊肌、腰方肌等软组织疲劳损伤。建议采用护腰靠垫支撑腰椎,每日热敷腰部15-20分钟,配合轻柔的腰部旋转运动缓解肌肉紧张。
3、缺钙
哺乳期钙需求量增加,若膳食摄入不足可能引起骨密度降低。产妇可出现腰背隐痛伴夜间小腿抽筋,需每日补充钙剂如碳酸钙D3片,同时增加牛奶、豆腐等高钙食物摄入。适度晒太阳促进维生素D合成有助于钙吸收。
4、腰椎间盘突出
妊娠期体重增长及分娩用力可能诱发椎间盘突出,表现为放射性下肢疼痛伴腰部活动障碍。可通过腰椎MRI确诊,轻症者使用塞来昔布胶囊缓解炎症,重症需行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避免扭转动作。
5、盆腔炎
产褥期生殖道感染可能扩散至盆腔,引发下腰部钝痛伴发热、异常分泌物。需进行血常规及妇科检查,确诊后使用头孢克肟分散片联合甲硝唑片抗感染治疗。治疗期间禁止盆浴,保持会阴清洁干燥。
产后腰痛患者应穿戴低跟软底鞋,避免高跟鞋加重腰椎前凸。哺乳时选择有扶手的座椅并用枕头支撑婴儿重量,每20分钟变换姿势。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促进组织修复,每周进行2-3次游泳或瑜伽等低冲击运动增强核心肌群力量。若疼痛持续超过2个月或伴随下肢麻木、排尿异常需及时就诊骨科或妇产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