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帕金森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52113次浏览

帕金森病的危害主要体现在运动功能障碍、非运动症状及生活质量下降等方面。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与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死亡有关,可能导致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姿势平衡障碍等核心症状,并伴随认知障碍、抑郁、睡眠障碍等非运动症状。

帕金森病早期可能仅表现为轻微震颤或动作迟缓,随着病情进展,运动功能障碍逐渐加重,患者可能出现行走困难、跌倒风险增加,严重时丧失自理能力。肌强直和运动迟缓会导致日常活动如穿衣、进食等变得困难。非运动症状如嗅觉减退、便秘、抑郁等可能早于运动症状出现,进一步影响生活质量。部分患者晚期可能出现痴呆、幻觉等精神症状,增加照护难度。

帕金森病虽不直接危及生命,但疾病进展会显著降低患者生存质量。长期运动障碍可能引发肺炎、褥疮等并发症。部分患者因吞咽困难导致营养不良或吸入性肺炎。药物疗效随病程延长可能减退,出现剂末现象或异动症等治疗相关并发症。疾病晚期多系统受累可能增加死亡风险。

帕金森病目前无法根治,但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可有效控制症状、延缓进展。建议患者保持规律作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如平衡练习、步态训练等。饮食需保证营养均衡,适当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家属应关注患者心理状态,提供必要的生活协助。定期随访有助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最大限度维持患者功能独立性。

相关推荐

帕金森是老年痴呆症吗
帕金森不是老年痴呆症,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帕金森属于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也被称之为运动障碍性疾病,主要是和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以及神经系统老化等因素有关。当病情发作的时候,患者会表现出运动迟缓、静止时手抖、肌强直等症状。而老年痴呆症比较常发生于老年前期以及老年中枢神经退行性病变,患者会表现出记忆障碍、失语以及知行功能障碍等症状。如果身体出现有上述不适症状,可以到医院神经内科进行检查,明确具体病因,针对病因选择比较合适的方式进行治疗。
语音时长 01:03

2021-05-10

86987次收听

帕金森病症状有哪些
帕金森病多发于40~70岁,属于中老年疾病,其表现为颤抖麻痹,且发展缓慢,人到中年时,各种疾病随之而来,那么帕金森这一病症有什么表现,很多人都缺少对着方面的观察与研究,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帕金森病症状有哪些?希望在看过之后,可以早发现,早治疗,避免受到进一步的伤害。
老年帕金森症症状
对于老年帕金森症症状都有那些的提问,首先,震颤是帕金森综合症一种典型的表现,常见的是手指,以拇指、食指及中指为主,表现为搓丸子一样的运动,症状轻微的患者改变姿势,可缓解,随着病情的发展,这种震颤逐渐扩展到同侧下肢、和对侧的肢体部位。
帕金森属于传染病吗
在众多的帕金森患者中,老年朋友占绝大多数,对于帕金森的早期病症表现,如果不能做到及时发现并进行治疗,很容易给患者带来生命危险,所以,各位朋友一定要要注意认识病情,尽早进行治疗,那么帕金森属于传染病吗?那我们就要先了解一下帕金森的病因了。
中年震颤麻痹诊断方法
中年震颤麻痹诊断方法都有哪些呢?震颤麻痹,即帕金森病,帕金森疾病一般都是老年人会患的疾病,而且一旦患病的话往往会出现生活不能自理的情况,而且不少的患者会因为静颤而不能实施基本的抓拿动作,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中年也患了帕金森病,那么诊断该病的方法都有哪些呢?
怎样避免孕妇得帕金森
帕金森这种疾病想必大家多少都应该听说过,对于这种疾病我们或多或少也是了解它都有哪些危害,所以我们要做好对帕金森疾病的预防工作,这样才能将疾病的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孕妇作为一个特殊人群,应该怎样避免得帕金森呢?
01:27
怎么预防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是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遗传无法改变,但是环境可以改变。环境中的农药、杀虫剂、除草剂等,有诱发帕金森病的风险。帕金森预防的主要方法有:1、尽量避免接触环境中的农药、杀虫剂、除草剂;2、尽量少接触重金属;3、部分药物可引起帕金森,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4、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5、适量的体育运动,比如下棋、打太极拳等。此外,茶和咖啡有助于减少帕金森病的风险。流行病学证据显示每天喝3杯绿茶可以降低患帕金森病的风险。维生素E、鱼油等可能对神经元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01:27
哪家医院治疗帕金森病效果最好
帕金森病是一种神经变性疾病,是一种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很高。帕金森病的危害对患者影响极大,全国有很多家医院都能治疗帕金森疾病,且治疗效果都值得肯定。帕金森病首先应该选择药物治疗,其次随着疾病的进展,可以考虑手术治疗,还应该进行康复治疗。综合治疗有助于提高帕金森病患者治疗的疗效。暂时无法评价哪家医院最好,只要选择正规的三甲医院就可以放心的治疗。北京天坛医院既有帕金森病的专科门诊以及帕金森病联合会诊的门诊,治疗也比较专业。
01:37
帕金森治疗有没有新技术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病,也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和重点,许多新技术蓬勃发展。帕金森治疗方式的新技术有:1、变频技术,变频技术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症状,如中线症状、步态、语言等;2、远程的程控技术,医生可以对患者起搏器进行远程的程控;3、充电技术的改良,体积更小,但可以提高起搏器使用年限,使用寿命由3到5年延长至10年甚至是20年;4、无线升级技术,在体外便可以对起搏器进行升级,只要有新的技术、硬件允许,就可以将起搏器升级为最新的技术。
什么是帕金森
帕金森病是常见中老年人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帕金森病是老年人中第四位最常见的神经变性疾病。它主要是由于多巴胺神经元的一个变性导致的一个锥体外系的疾病。它的核心症状是动作迟缓、想快快不了,有时部分患者是可以伴有震颤。震颤是从一个肢体开始,然后成N字形的,在两年之内逐渐的进展到全身其他肢体。但,有震颤的人不见得都是帕金森病,所以,咱们老年朋友经常会把有震颤的情况都误诊为帕金森病,但不一定全部都是。
语音时长 01:46

2019-06-12

62832次收听

02:20
帕金森病的症状
帕金森病的症状主要分两大部分:第一,运动症状;第二,非运动症状。运动症状就是临床上比较关注的,包括强直、少动、肌张、震颤,还有姿势反射异常。而非运动症状,包括精神障碍、睡眠障碍,还有嗅觉的减退,感觉的减退等等。运动症状最典型的是运动减少、运动缓慢。患者动作变慢、启动困难,甚至出现冻结步态、面部表情减少,这是帕金森的核心症状。帕金森病人也会出现非运动症状,最早的表现是出现嗅觉的减退、睡眠的障碍,可能会出现不宁腿现象,还有认知功能的障碍,以及情绪的异常。
怎么护理置留导尿管的帕金森病人
留置导尿管的病人要经常性的去评估尿管留置的必要性,尽量缩短留置尿管的时间,如果没有必要留置尿管,一定要尽早拔除;在留置期间一定要鼓励病人多饮水;还要每日定时消毒尿道口,这样可以避免泌尿系的感染;定期到医院进行常规的检查,同时尽可能选用细的导尿管和抗反流的集尿袋,这都是为了避免泌尿系的感染;同时要锻炼膀胱的功能,及时的到医院更换导尿管,平时使用时要保持集尿袋低于膀胱的水平,活动的时候要尽量断开导尿管与集尿管,要夹闭引流管,这时可以防止尿液的逆流,预防尿系感染的发生;要尽早拔除尿管,缩短留置尿管的时间对预防泌尿系的感染非常重要。
语音时长 01:59

2018-10-16

56028次收听

02:26
置留导尿管的帕金森病人如何护理
留置尿管的患者需要动态评估留置尿管的必要性,如果不需要,要及时拔除;定期到医院做常规检查;留置尿管期间多喝水;锻炼膀胱、及时更换导尿管、避免逆流、预防感染等;尽早拔除尿管。病人因病情需要留置尿管。通过留置尿管而达到引流尿液、观察尿量及治疗目的。一,留置导尿管的病人要经常性的评估尿管留置的必要性,尽量缩短留置尿管的时间,如果没有必要留置尿管,一定要尽早拔除;二,定期到医院进行常规的检查,同时尽可能选用细的导尿管和抗反流的集尿袋,目的是避免泌尿系感染;三,在留置导尿管期间一定鼓励病人多饮水。每日定时消毒尿道口,这样可以避免泌尿系感染;四,锻炼膀胱功能,及时到医院更换导尿管,平时使用时要保持集尿袋低于膀胱的水平,活动时尽量断开导尿管与集尿管,要夹闭引流管,可以防止尿液逆流,预防尿系感染的发生;五,尽早拔除尿管,缩短留置尿管的时间对预防泌尿系的感染非常重要。
帕金森症状有哪些
帕金森病的症状包括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运动症状包括震颤、僵直、运动迟缓等。震颤主要是静止性震颤,帕金森病也叫震颤麻痹。非运动症状括便秘、尿频、尿急、焦虑、抑郁等,如果患者出现了震颤,合并运动迟缓等等,就是患上了帕金森。
语音时长 00:48

2018-09-14

53382次收听

怎么护理帕金森患者
帕金森的护理要做好心理护理,多沟通,保持良好的心态,鼓励做适当的运动,地面有障碍物要及时移开,防止跌倒,吃新鲜的蔬菜、水果,进食的时候不要太快,防止出现呛咳。平时可以进行打太极拳、下棋的活动。
语音时长 01:04

2018-09-14

54921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