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和姿势平衡障碍。帕金森可能与遗传因素、环境毒素、神经系统老化、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死亡等因素有关,通常通过药物治疗、康复训练、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
静止性震颤是帕金森的典型症状之一,表现为肢体在静止状态下出现不自主的节律性抖动,频率为4-6赫兹。这种震颤多从一侧手部开始,呈现搓丸样动作,情绪紧张时加重,随意运动时减轻或消失。震颤可能与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导致基底节环路功能紊乱有关。临床常用盐酸苯海索片、左旋多巴片、普拉克索片等药物调节神经递质平衡。
肌强直表现为肌肉持续性的僵硬和张力增高,患者在被动活动关节时可感受到铅管样或齿轮样阻力。这种症状与基底节对肌肉张力的调节功能受损有关,可能导致动作启动困难、面部表情减少等。肌强直会影响日常活动能力,物理治疗如关节活动度训练、肌肉牵拉等可改善症状,药物可选择多巴丝肼胶囊、金刚烷胺片等。
运动迟缓是帕金森的核心症状,表现为动作启动缓慢、运动幅度减小、连续动作困难。患者可能出现写字过小征、步态拖曳、转身困难等现象。这与黑质纹状体通路多巴胺不足导致运动程序启动障碍相关。康复训练如节奏性听觉提示、大步行走练习有助于改善,药物常用恩他卡朋片、罗匹尼罗片等。
姿势平衡障碍多出现在疾病中晚期,表现为站立时前倾姿势、步态冻结、容易跌倒等。这与基底节对姿势反射的调节功能减退有关,可能伴随直立性低血压。平衡训练、防跌倒指导是重要干预措施,严重者可考虑脑深部电刺激手术,药物可使用司来吉兰片、甲磺酸雷沙吉兰片等。
帕金森患者常伴有多种非运动症状,包括嗅觉减退、便秘、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抑郁焦虑等。这些症状可能与神经系统广泛受累有关,需要针对性处理。例如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改善便秘,盐酸帕罗西汀片调节情绪,同时需注意药物可能引起的认知功能影响。
帕金森患者日常应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如太极拳、散步等低强度活动有助于维持运动功能。饮食需保证充足膳食纤维和水分摄入,预防便秘。家属应协助患者进行防跌倒环境改造,如安装扶手、清除地面障碍物等。定期复诊评估病情进展,根据医生建议调整治疗方案,避免自行增减药物。保持积极心态参与社交活动,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