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期中风注意事项及保健
初期中风患者需重点关注症状监测、药物管理及生活方式调整。中风又称脑卒中,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类,早期干预有助于降低复发风险并改善预后。
1、症状监测
密切观察言语不清、肢体无力、面部歪斜等典型症状变化。若出现头痛加剧、呕吐或意识障碍,可能提示病情进展。缺血性中风患者需警惕溶栓后出血转化,出血性中风患者应注意颅内压增高表现。建议使用FAST评估法快速识别症状,记录发作时间和症状演变过程。
2、药物管理
严格遵医嘱服用抗血小板或抗凝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高血压患者需规律监测血压,调整硝苯地平控释片、缬沙坦胶囊等降压药剂量。避免擅自停药或更改用药方案,服药期间观察牙龈出血、黑便等不良反应。
3、康复训练
病情稳定后尽早开始床边康复,包括关节活动度训练、平衡练习等。言语障碍者可进行发音器官运动训练,吞咽困难患者需接受吞咽功能评估后选择合适食物性状。康复过程应循序渐进,由专业治疗师制定个性化方案。
4、饮食调整
采用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摄入量控制在2000毫克以内。增加全谷物、深海鱼类摄入,补充ω-3脂肪酸。吞咽障碍者可将食物制成糊状或泥状,进食时保持坐位,餐后清洁口腔。糖尿病患者需同步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量。
5、风险控制
戒烟并避免二手烟暴露,限制酒精摄入每日不超过25克。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房颤患者需定期监测心律,糖尿病患者维持血糖稳定。冬季注意保暖,夏季预防脱水。
建立包含神经内科医生、康复治疗师、营养师的多学科随访体系。每周测量血压3-4次,记录数值变化曲线。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步行、太极拳,每周累计150分钟。保持社交活动参与度,必要时寻求心理咨询支持。定期复查头颅影像学及血液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相关推荐
02:02
02:52
02:41
02: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