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素瘤的基常识介绍
黑色素瘤是一种起源于黑色素细胞的恶性肿瘤,常见于皮肤但也可能发生在黏膜、眼葡萄膜等部位,早期表现为不对称性色素痣、边界不规则、颜色不均匀或直径超过6毫米的皮损。
1、发病机制
黑色素瘤的发生与紫外线暴露密切相关,长期日光照射可导致皮肤细胞DNA损伤。部分患者存在CDKN2A基因突变等遗传易感性。免疫抑制状态、大量先天性色素痣或发育不良痣也可能增加患病风险。典型病理表现为表皮内非典型黑色素细胞增生并向下浸润。
2、临床分型
根据生长模式可分为四种主要亚型:浅表扩散型最常见,好发于躯干和四肢;结节型呈垂直生长且预后较差;肢端雀斑样型多发于手掌足底;恶性雀斑样型多见于老年人曝光部位。眼黑色素瘤属于特殊类型,约占所有病例的3%。
3、诊断方法
皮肤镜检查是重要筛查手段,可观察到不规则色素网、伪足样结构等特征性表现。确诊需通过切除活检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重点评估Breslow厚度、溃疡状态和有丝分裂率。晚期患者需通过前哨淋巴结活检、PET-CT等评估转移情况。
4、分期标准
采用AJCC第八版TNM分期系统,T分期依据肿瘤厚度和溃疡情况,N分期评估淋巴结转移数量,M分期判断远处转移部位。I-II期属于局限性病变,III期存在区域淋巴结转移,IV期已发生远处转移至肺、肝、脑等器官。
5、治疗原则
早期以手术扩大切除为主,切缘根据Breslow厚度决定。III期患者需淋巴结清扫并考虑辅助治疗。晚期可采用靶向治疗如BRAF抑制剂达拉非尼联合曲美替尼,或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放射治疗多用于脑转移或骨转移的姑息治疗。
预防黑色素瘤需避免正午时段暴晒,使用广谱防晒霜并穿戴防护衣物。每月进行皮肤自检,关注原有痣的大小、形状或颜色变化。确诊患者应定期随访监测复发,术后前两年每3-6个月需进行皮肤和淋巴结检查,五年内每年进行全身影像学评估。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有助于改善预后。
相关推荐
03:08
03:05
02:04
02:23
03:22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特色医院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什么叫黑色素瘤
- 2 黑色素瘤自己怎么处理
- 3 黑色素瘤是怎么引起的?
- 4 什么是黑色素瘤
- 5 黑色素瘤怎么形成的
- 6 黑色素瘤形成是怎么得的
- 7 黑色素瘤严重吗?
- 8 黑色素瘤有哪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