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急性呼吸衰竭常见原因

儿童急性呼吸衰竭常见原因主要有呼吸道感染、先天性心脏病、气道异物、重症肺炎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儿童急性呼吸衰竭属于危急重症,建议家长立即带孩子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呼吸道感染是儿童急性呼吸衰竭最常见的原因,主要包括病毒性感冒、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等。这些感染可能导致喉炎、支气管炎或肺炎,引起气道阻塞或肺泡通气功能障碍。患儿可出现呼吸急促、鼻翼扇动、三凹征等表现。治疗需根据病原体选择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颗粒或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同时配合氧疗和雾化吸入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由于心脏结构异常,可能导致肺循环淤血或体循环缺氧,进而引发呼吸衰竭。常见类型包括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患儿除呼吸困难外,还可出现紫绀、喂养困难等症状。治疗需针对心脏畸形进行药物控制如地高辛口服溶液,严重者需考虑手术治疗。家长需密切监测患儿血氧饱和度,避免剧烈活动。
儿童误吸异物阻塞气道是急性呼吸衰竭的紧急原因,常见异物包括花生、玩具小零件等。异物可完全或部分阻塞气道,导致突发性呼吸困难、呛咳、面色青紫。家长应立即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并尽快送医。医院可通过支气管镜取出异物,必要时需气管插管。预防方面,家长应避免给幼儿喂食坚果类食物,并收好小物件。
重症肺炎可引起广泛肺实质病变,导致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和氧合障碍。病原体包括细菌如肺炎链球菌、病毒如腺病毒等。患儿表现为高热、呼吸窘迫、肺部湿啰音。治疗需住院进行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钠注射剂抗感染,配合氧疗和呼吸支持。家长应注意观察患儿呼吸频率和意识状态,及时识别病情恶化征兆。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严重的肺部炎症反应,常见诱因包括严重感染、创伤、溺水等。病理改变为肺泡毛细血管膜损伤,导致肺水肿和肺顺应性下降。患儿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治疗需机械通气配合糖皮质激素如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剂,同时处理原发病。家长需了解该病病情凶险,需积极配合ICU治疗。
儿童急性呼吸衰竭病情进展迅速,家长应掌握基本急救技能如心肺复苏。日常需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按时接种疫苗如肺炎球菌疫苗、流感疫苗。保持居住环境通风良好,避免接触二手烟。对于有基础疾病如哮喘的儿童,应规律用药并定期复查。一旦发现孩子呼吸异常,应立即就医,切勿自行用药延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