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干眼症可以治愈吗

发布时间:2020-09-0161772次浏览

干眼症在发生后应积极治疗,该疾病目前不能彻底治愈,但通过治疗可以改善眼睛干涩不适的症状。临床上主要采用人工泪液滴眼液治疗,还可采取热敷、泪道栓塞等方式治疗,对改善病情都有很大帮助。

现代社会,由于电子产品的普及,许多人长时间对着电脑、手机,可引起干眼症的发生。干眼症的主要表现就是眼睛的干涩感,还可能伴有发痒、异物感等症状,如果没有及时处理,随着病情的加重,后期可能影响到视力。那么,干眼症可以治愈吗?
  一、干眼症可以治愈吗
  目前干眼症不能彻底治愈。干眼症包括两大类型,蒸发过强型及分泌减少型,其中蒸发过强型指的是眼表泪膜蒸发过快的情况,而分泌减少型则是指泪液分泌减少,两者都会导致眼睛的干涩不适感。针对干眼症,如果病情较轻,可以选择使用人工泪液滴眼液,如聚乙二醇滴眼液、玻璃酸钠滴眼液等,它们可改善眼睛干痒的症状。
  但如果是较严重干眼症,除可使用人工泪液外,还可加做泪道栓塞,但该治疗方法可能导致泪水分泌过多,出现溢泪、流泪的症状。一些患者的干眼症是由于睑板腺功能发生障碍而引起的,可通过热敷眼睑的方法改善症状。总之,目前干眼症不能彻底治愈,但可以通过治疗使症状得到改善。
  二、干眼症如何护理
  1.多眨眼
  干眼症的患者平时可适当多眨眼,对干眼症的治疗有很大帮助。长时间不眨眼,可导致泪液生成不足,容易出现眼睛干涩的现象。一般每分钟眨眼20次左右即可起到促进泪液分泌、滋润眼球的作用。此外还要避免过度用眼,不能滥用眼药水,注意眼部卫生。
  2.避免干燥环境
  患有干眼症,平时要避免长时间呆在干燥的环境中,比如避免长时间处于空调房内,还要避免接触高温、暖气等环境,否则可加快眼球水分的蒸发,加重眼睛干涩的症状。可以在空调房内使用加湿器,保持室内一定的温度。

相关推荐

戴平光镜对眼睛有危害吗
只要平时佩戴的平光眼镜片质量没有问题,平光镜片对眼睛是不会有伤害的。平光镜指的是没有度数的眼镜包括正常透明的平光眼镜,也包括太阳镜或者防蓝光,防辐射的眼镜这几种眼镜。有些平光眼镜对眼睛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比如防蓝光眼镜可能会减轻长期使用电子产品所产生的视疲劳现象,保护视力,预防干眼。对于长期看电脑或手机的人群建议在集中用眼时或长时间户外工作时佩戴抗蓝光眼镜。太阳镜会在亮度高的环境中保护眼睛,避免接受太多光线的刺激,特别是雪地或海边,戴太阳镜会保护眼睛免受紫外线伤害。
语音时长 02:33

2021-10-15

56778次收听

02:18
怀疑干眼症应做哪些检查
怀疑干眼症,在临床上常做的检查包括:第一,泪河高度,通过泪河的高度看泪水分泌是否充足,如果泪河高度充足,证明泪液分泌没有问题;此时干眼症往往和泪液产生不足、泪液消失过快有关。第二,角膜上皮的破裂时间观察,我们检查可以点上荧光素在眼内,观察在角膜上形成的泪膜出现破裂点的时间长短,来判断泪膜的稳定性。泪膜的稳定性下降会导致干眼。第三,通过吸墨实验观察泪液分泌是否充足,判断有无干眼症。
得了干眼症怎么检查
现在随着用电脑手机的增多,很多朋友都有眼睛发干发涩的症状,就是俗称的干眼症,那干眼症要怎么检查呢,我们又要怎么预防干眼症呢,相信大家了解的并不清楚全面。今天我就和大家讨论一下干眼症要怎么检查与预防,又会对生活造成哪些影响。
干眼症与青光眼的区别
青光眼和干眼症是两种眼病,但青光眼患者长期点药后可以产生干眼症。青光眼必须坚持用药,干眼症应对症用药,检查原因,才能了解治疗效果。不管是干眼症还是青光眼,福瑞达洗眼液都能治疗。干眼症与青光眼是眼科常见疾病,但是两者表现是有很大差别的,干眼症主要的症状就是眼睛发红,发干,发涩,一般没有眼睛胀痛等不舒服,青光眼的话是由于眼压升高造成的,主要表现是眼睛充血胀痛,看东西模糊不清,严重的患者甚至出现头疼,恶心,呕吐等症状。青光眼是单眼超过眼泪组织,特别是神经所能承受的限度,引起视神经乳头凹陷,视神经萎缩以及视野缺损的眼病称为青光眼。青光眼强烈的症状有眼胀、眼痛、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而干眼又称为角睫毛干燥症。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泪液质或量异常或动力学异常,导致的内膜稳定性下降并伴有眼部不适,或眼表组织病变特征的多种疾病的总称。干眼最常见的症状是视觉疲劳、异物感、干涩感,其他症状有烧灼感、眼胀、眼痛、畏光、眼红等等,干眼病的早期轻度影响视力。病情发展后可出现丝状角膜炎症状,演变为不能忍受。晚期出现角膜溃疡角膜变薄穿孔,偶有继发细菌感染。
语音时长 02:25

2020-10-30

65201次收听

近视术后为何会患干眼症
近视术后为何会患干眼症?近视眼是我国目前一种发病率居高不下的眼部病症,因此很多患有近视眼的患者都纷纷通过手术来治疗近视眼。但近视眼术后很容易使大家患上干眼症疾病,下面就由我院的眼科专家来为大家具体介绍一下近视术后患上干眼症的原因。
干眼症能不能完全治愈
现在有太多长期从事办公室微机操作的人士,都患上了干眼症,干眼症也成了危害大多数人群的眼部疾病,医学上对于干眼症的治疗也是在不断地进步,很多患者都提出疑问,对于干眼症是不是可以治愈,这个问题非常的感兴趣,现在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到底干眼症能不能完全治愈。
干眼症危害到底有哪些
干眼症危害到底有哪些呢?眼睛和我们的鼻子以及口腔都是含粘膜的器官,这样的器官需要保持湿润性才行,所以我们的口腔和鼻腔以及眼部都会有分泌物,而我们患了干眼症就让眼睛失去这种保护性,所以会给眼睛带来一些危害,那么干眼症危害到底有哪些呢?
干眼症严重吗
若干眼症是在发病初期,只有轻度眼部干涩和视疲劳等症状,病情不严重。若干眼症发展到后期,有可能会变成慢性结膜炎,甚至导致失明,这时的病情较严重。
02:19
干眼症如何治疗
干眼症治疗需要根据诱发原因治疗,如果属于用眼过度引起,只需要使用人工泪液就可以缓解;如果疾病引起,需要到眼科就诊治疗。干眼症是指眼表的泪膜发生异常。人体分泌的眼泪在眼球表面平铺形成光滑的界面,使眼睛保持湿润和光滑。一旦泪液发生异常,要及早给予治疗,否则会导致严重的后果,甚至发生角膜损伤,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干眼治疗要根据发生的原因进行治疗,如果因为电脑、手机看多,就要注意眼睛休息,用一点人工泪液,泪膜就可能很自然的恢复正常。如果由于疾病导致干眼,要根据不同眼病给予不同治疗,及时到眼科就诊,对症治疗。
02:15
干眼症能治好吗
干眼症的治疗,根据发病的原因不同而不同。如果由于患者看电脑、看手机看多导致的干眼症,患者需要注意休息,减少阅读的时间,应用一些人工泪液,症状很快的就可以消失。如果由于年龄增长、激素分泌水平调节不正常,或者是激素分泌水平下降导致的干眼,患者可以用人工泪液,包括增加水液分泌、增加黏液分泌、增加脂质分泌的药物;如果是由于患者眼睛上局部化妆,或干燥的环境导致的干眼,就需要经常的用一些眼药注意防范或者是治疗它。
02:15
干眼症怎么治疗
干眼症包括对症治疗和对因治疗。第一,对症治疗,如果患者眼睛干涩,可以用眼药水进行润滑,如聚乙烯醇,单纯的人工泪液、玻璃酸钠等。如果患者的泪液分泌的太少,可以用泪小点栓塞,让患者的眼泪在眼睛里边进行积存。第二,对因治疗,如果患者是由于慢性炎症刺激所诱发的干眼症,用一些抗炎的眼药水;如果患者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所诱发的,用一些激素或者是非甾体类消炎药来抑制患者的这种免疫反应;如果患者全身的功能异常,可以用中药等药物进行调理。
眼睛干涩的原因
干眼症引起原因比较多,如长期疲劳过度、内分泌紊乱、空气污染等。一般环境因素可以引起干眼症,环境感染或者空气污染造成干眼症。眼睛干涩是一种常见疾病,泪腺和眼睑之间的泪腺没有足够的泪液时就会出现这种情况,泪液是腺体产生的液体来润滑眼睛。临床表现为眼睛干,涩,有酸困感,泪液分泌减少。治疗上主要是综合治疗,用治疗干眼症的药物,注意休息,清淡饮食,调整心态,减少近距离操作,避免视疲劳,工作和学习当中,减少看书、手机,必须用眼时也要尽量抽空闭眼休息,或者眨眼将药液均匀涂抹在眼睛上。看书和近距离操作尽量不要超过20分钟,要特别注意这些问题。
语音时长 01:34

2019-11-27

62949次收听

干眼症是什么
常用电脑、手机的人们可能会有这样的经历,当双眼持续工作一段时间以后,会出现双眼异物感、烧灼感,眼睛发红、发痒、怕光或者是视物模糊的情况。当双眼出现这些情况的时候,在临床上我们就把它称之为干眼症。干眼症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泪液质和量的异常,或者泪液动力学的变化,而导致了泪膜不稳定,引起眼部不适,或者眼表组织病变为特征的一类疾病的总称,又称眼结膜干燥症,是目前最为常见的眼表疾病。泪液从泪腺中产生以后,均匀地分布在眼球表面,形成眼球表面的保护膜。干眼症的本质是泪液的质量发生的问题。泪液从内到外依次分成脂质层、水液层和黏蛋白层,这三层其中任何一层的结构发生了改变,都会导致干眼症。比较严重的干眼症,眼睛会红肿、充血、角膜化,角膜上皮破皮而出现粘丝状分泌物,这种损伤时间长久了,就会导致角膜、结膜的病变,导致视力下降。
语音时长 01:57

2019-07-10

57783次收听

怎么才能确诊干眼症
患者如果想要确诊干眼症,首先要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如异物感、干涩感、畏光、眼部不适等来诊断。其次可通过医学辅助检查、综合分析进行判断,如泪膜破裂的时间、泪液分泌实验、角膜荧光素染色、泪液渗透压测定等。
语音时长 01:28

2018-06-13

47704次收听

01:31
干眼症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干眼症形成的原因可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干眼症与人体体内的雄性激素水平有着直接的联系。第二方面是经常服用部分降压药及精神安定剂对泪膜会产生影响。第三方面是不良的生活习惯,长时间使用手机也会造成干眼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