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缩性阴道炎该怎么办
萎缩性阴道炎可通过局部雌激素治疗、阴道保湿剂使用、保持外阴清洁、避免刺激物接触、定期妇科检查等方式改善。萎缩性阴道炎通常由雌激素水平下降、阴道菌群失衡、局部卫生不良、长期使用抗生素、糖尿病控制不佳等原因引起。
1、局部雌激素治疗
萎缩性阴道炎与雌激素缺乏密切相关,可遵医嘱使用雌三醇乳膏或普罗雌烯阴道胶囊等局部雌激素制剂。这类药物能直接作用于阴道黏膜,促进上皮细胞增生,改善阴道干涩和萎缩症状。使用前需排除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等雌激素依赖性肿瘤病史。
2、阴道保湿剂使用
非激素类阴道保湿剂如透明质酸凝胶可每日使用,帮助恢复阴道黏膜水合作用。这类产品能形成保护膜减少摩擦损伤,缓解性交疼痛和灼烧感。建议选择不含香料和防腐剂的医用级产品,使用前清洁双手避免感染。
3、保持外阴清洁
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1-2次,避免使用碱性肥皂或沐浴露。清洗后轻轻拍干而非擦拭,选择纯棉透气内裤并每日更换。绝经后女性因尿道黏膜萎缩易并发尿路感染,排便后应从前向后擦拭。
4、避免刺激物接触
暂停使用含有香精的卫生巾、护垫或洗液,游泳后及时更换泳衣。性生活时建议使用水溶性润滑剂,避免使用油基产品破坏阴道微环境。部分女性对乳胶避孕套过敏,可改用聚氨酯材质。
5、定期妇科检查
建议每6-12个月进行妇科检查,包括阴道pH值检测和分泌物镜检。长期未治疗的萎缩性阴道炎可能加重尿失禁症状或诱发反复尿路感染。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需评估全身雌激素替代治疗的必要性。
日常可适当增加大豆制品、亚麻籽等植物雌激素食物摄入,但需注意这些食物不能替代药物治疗。坚持凯格尔运动有助于改善盆底肌功能,缓解因萎缩引起的压力性尿失禁。避免长时间骑行或穿紧身裤减少外阴摩擦,洗澡水温不宜超过40℃。若出现异常阴道出血或持续疼痛,应及时就诊排除其他妇科疾病。绝经后女性每年应进行骨密度检测,预防骨质疏松与阴道萎缩的协同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