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间盘突出引起腿麻是怎么回事
腰椎间盘突出引起腿麻可能与神经根受压、局部炎症反应、血液循环障碍、肌肉痉挛、椎管狭窄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下肢放射性疼痛、感觉异常、肌力下降等症状。可通过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
1、神经根受压
腰椎间盘突出后,髓核组织压迫神经根,导致神经传导功能异常。神经根受压后会出现下肢放射性疼痛,从腰部向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外侧放射。疼痛性质多为钝痛或刺痛,咳嗽、打喷嚏时疼痛加重。神经根受压还会导致感觉异常,表现为麻木、蚁走感、烧灼感等。严重时可出现肌力下降,影响行走功能。
2、局部炎症反应
腰椎间盘突出后,髓核组织释放炎性介质,刺激神经根及周围组织。炎性介质包括前列腺素、白三烯、肿瘤坏死因子等,这些物质可增加神经对疼痛的敏感性。炎症反应会导致神经根水肿,进一步加重神经压迫症状。患者常表现为持续性下肢疼痛,夜间疼痛加重,活动后稍缓解。
3、血液循环障碍
神经根受压后,局部微循环受阻,神经组织缺血缺氧。缺血会导致神经纤维脱髓鞘改变,影响神经传导功能。患者多表现为下肢远端麻木,以足背、足底明显,可伴有皮肤温度降低、颜色改变。长时间缺血可导致神经不可逆损伤,出现肌肉萎缩、腱反射减弱。
4、肌肉痉挛
腰椎间盘突出后,腰部肌肉出现保护性痉挛。肌肉持续收缩会压迫穿行其中的神经分支,导致下肢麻木。痉挛肌肉多为竖脊肌、腰大肌,触诊时可触及条索状硬结。肌肉痉挛还会加重椎间盘压力,形成恶性循环。患者常诉腰部僵硬感,前屈、旋转活动受限。
5、椎管狭窄
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时,马尾神经受压风险增加。椎管狭窄多由黄韧带肥厚、椎体后缘骨赘形成导致。马尾神经受压表现为双下肢麻木、无力,可伴有会阴部感觉异常、大小便功能障碍。症状多在行走时加重,休息后缓解,称为间歇性跛行。严重者需急诊手术减压。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应注意保持正确坐姿,避免久坐久站,睡眠时选择硬板床。可进行游泳、小燕飞等低强度运动增强腰背肌力量。饮食上多摄入富含钙质、维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鸡蛋、深海鱼等。急性期应卧床休息1-3天,佩戴腰围保护,避免提重物及剧烈扭转动作。若麻木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大小便失禁,需立即就医评估手术指征。康复期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牵引、超短波等物理治疗,配合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等营养神经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