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母指甲痛是怎么回事
脚母指甲痛可能由外伤、甲沟炎、嵌甲、真菌感染、痛风性关节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局部护理、药物治疗、手术干预等方式缓解。
1、外伤
脚趾受到挤压或碰撞可能导致甲床损伤,表现为指甲下淤血、肿胀疼痛。轻微外伤可通过冷敷缓解,48小时后改为热敷促进血液循环。若指甲脱落或甲床严重撕裂,需就医清创包扎,必要时使用头孢克洛分散片预防感染。
2、甲沟炎
修甲过深或鞋子过紧易引发甲周组织感染,早期表现为红肿热痛,严重时化脓。轻度可用碘伏消毒后涂抹莫匹罗星软膏,化脓性甲沟炎需切开引流,配合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反复发作患者可能需行甲沟成形术。
3、嵌甲
指甲边缘向内生长刺入甲襞,常伴肉芽组织增生。初期可用消毒棉球垫高指甲缓解压迫,严重嵌甲需由医生进行部分甲板拔除术,术后使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预防感染。日常应保持趾甲平直修剪,避免穿尖头鞋。
4、真菌感染
甲癣会导致指甲增厚、变色、脆裂,可能引发甲下疼痛。确诊后需长期使用盐酸特比萘芬乳膏联合伊曲康唑胶囊治疗,严重者需激光辅助治疗。糖尿病患者更易继发感染,需严格控制血糖。
5、痛风性关节炎
第一跖趾关节尿酸盐沉积可累及甲床,表现为夜间突发剧痛伴皮肤发亮。急性期服用秋水仙碱片和非甾体抗炎药,缓解期需用苯溴马隆片控制尿酸。每日饮水应超过2000毫升,限制高嘌呤食物摄入。
保持足部清洁干燥,选择透气宽松的鞋袜,避免趾甲修剪过短。出现持续疼痛、化脓、指甲变形等情况应及时就诊皮肤科或骨科,糖尿病患者需定期检查足部。日常可温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但水温不宜超过40摄氏度,浸泡时间控制在15分钟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