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内侧髁骨损伤怎么治疗
股骨内侧髁骨损伤可通过休息制动、冷敷热敷、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股骨内侧髁骨损伤通常由外伤、过度使用、退行性病变、骨质疏松、感染等原因引起。
1、休息制动
急性期需立即停止活动,使用支具或石膏固定患肢,避免负重行走。损伤后1-2周内严格卧床,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慢性期可逐渐开始非负重关节活动,但需避免剧烈运动。
2、冷敷热敷
损伤初期48小时内每2-3小时冰敷15分钟,减轻肿胀疼痛。72小时后改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可使用热水袋或红外线理疗仪,每日2-3次,每次20分钟。
3、药物治疗
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存在骨质疏松需配合阿仑膦酸钠片、碳酸钙D3片。感染性损伤需用头孢克洛分散片、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
4、物理治疗
超声波及短波治疗可促进软骨修复,每周3次。恢复期采用低频脉冲电刺激增强肌力,配合关节松动术改善活动度。水中运动疗法能减轻关节负荷,适合中老年患者。
5、手术治疗
严重骨折需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软骨大面积缺损可选择微骨折术或自体软骨移植术。术后需配合持续被动活动训练,6-8周后逐步恢复负重。
日常应保持适度体重减轻关节负荷,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预防骨质疏松,避免爬山、爬楼梯等重复性膝关节屈曲动作。康复期间可进行直腿抬高、踝泵运动等低强度训练,定期复查X线评估愈合情况。若出现关节僵硬、持续疼痛或异常响声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