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哮喘遗传因素的概述

27589次浏览

许多现象都提示遗传与哮喘密切相关。例如有过敏性体质(或称特应性)的病人,在他们的一级亲属中,发生各种过敏性疾病的机会,比无过敏体质者的亲属高得多,包括过敏性哮喘、枯草热、婴儿湿疹荨麻疹过敏性鼻炎等。下面来看详细介绍。

哮喘遗传因素的概述?

就哮喘病本身而言,其家族史也是大家所熟知的,过敏性哮喘病人一级亲属中哮喘病的发生率也明显高于无过敏者。尤其是还发现许多祖孙三代,甚至四代同患哮喘的家庭。可见许多事实都提示哮喘发病有遗传的因素。

遗传因素固然在哮喘的发病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非所有具遗传因素都会发生哮喘,父亲或母亲患哮喘的同一个家庭中,兄弟姐妹数人,并非每人都发生哮喘。因此只能认为遗传因素导致“潜在”性发展为哮喘的过敏性或特应性体质。原因可能十分复杂,许多学者正在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研究的结果可能对哮喘的预防和治疗有很多帮助。

遗传因素对哮喘发病的影响可能是通过调控免疫球蛋白IgE的水平及免疫反应基因,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导致气道受体处于不稳定状态或呈高反应性。有人研究发现第11对染色体13q区存在着和特应症发病有关的基因,还发现了其他的染色体异常。提示或许将来可能通过基因治疗的方法来预防和治疗哮喘。但在取得肯定效果和推广之前,还有许多研究和探索的工作过程,也许非短期内能够实行。

温馨提示:综上哮喘遗传因素概述,如您有更多疑问或是咨询,可以直接联系我们的在线专家,我们的专家将会给予详细的解答!

相关推荐

哮喘遗传下一代吗
哮喘它确实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但在哮喘的发病机制当中,其中遗传因素也是其中的一项。但目前发现大约有三分之二的支气管哮喘的患者,有家族遗传的病史。而且这种遗传倾向称为特应症。到现在已知支气管哮喘属于多经渊遗传。遗传度甚至可以高达百分之八十以上。目前来讲,哮喘它的发病机制讲是两个方面,一个方面就是后天的环境因素,另外一个就是先天的遗传因素。在整个发病过程当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目前来说,后天的环境因素可能还是占到了一个主导的一个地位。比如说有一这种外源性的反应,有的病人可能非常明确的对于花粉或者尘螨会一些真菌,有这种过敏的情况会引发哮喘的急性的发作。包括一些气道炎症的一些学说,包括一些药物,还有一些是运动相关。
语音时长 01:21

2021-05-12

91368次收听

老年哮喘如何预防
老年哮喘的预防,首先就是针对病因的预防,如果患者存在心脏疾病引起的哮喘,应该积极的治疗心脏疾病,如口服扩张冠状动脉的药物治疗,静脉给一些活血化瘀的药物等等。如果是过敏性哮喘引起的,要避免过敏原的刺激以及雾化吸入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等。如果患者属于慢性支气管炎引起的,应该使用抗感染的药物,止咳平喘化痰的药物,对症处理等综合的治疗。所以针对老年性患者哮喘的预防非常关键。除了针对病因的预防,其他方面的预防也是比较关键的,如稳定患者的情绪,充分的休息,保持温暖的室内环境等等。
语音时长 01:08

2020-12-23

98201次收听

遗传性支气管哮喘
哮喘疾病中包含很多,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支气管哮喘,支气管哮喘就是其中一种常见类型,它是一种相对比较严重的疾病,而且治愈起来也不是很容易,很多患者都担心会把这种疾病遗传给孩子,遗传性支气管哮喘是很多哮喘患者最为关心的问题。
过敏性哮喘病的治疗
过敏性哮喘病作为一种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疾病一定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一旦耽误治疗可能造成患者的身体健康受到很大的威胁,严重者甚至有生命危险,因此要全面的进行过敏性哮喘病的治疗,首先让我们了解过敏性哮喘病的治疗方法。
瑜伽运动有益于控制哮喘发作
瑜伽锻炼有益于控制哮喘发作的作用多与瑜伽特有的呼吸锻炼有关,经鼻吸入、经口呼出、缓慢而深长的呼吸,降低了耗氧量,也有利于肺的充分扩张和排空.
男人哮喘的常见症状都有哪些
其实在很多的时候了解哮喘这种疾病的现状需要不断地做好了解和观察,这是因为患者的病情始终处在一个变化发展过程中,不要以为哮喘这种疾病单纯的会发生在老年人的身体之上,很多年轻人也会患有这种疾病,哮喘的症状其实是很明显的,那么男人哮喘的常见症状都有哪些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02:15
变异性哮喘雾化有用吗
虽然雾化能治变异性哮喘,但不是常规推荐方式。哮喘本身是长期疾病,来源于患者的体质,多数是过敏体质患有变异性哮喘,这种体质无法改变,只是维持控制的治疗。在变异性哮喘的控制治疗中,最推荐药物吸入,不论信必可或舒利迭,即长效支气管扩张剂,规律吸入就控制得很好。雾化治疗受各种限制:第一,得用雾化仪;第二,雾化药物布地奈德浓度很高,要比吸入剂每一吸的剂量高很多,不是常规推荐。基本用于哮喘急性发作或儿童无法配合吸入剂应用,还有老年人吸力达不到一定流速,药物进入肺内量不能保证,可用雾化。
非嗜酸性气道炎是哮喘吗
非嗜酸性气道炎症一般来说基本上可以考虑不是哮喘。所谓非嗜酸气道炎症,基本上就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气管炎。根据气管炎细胞内的分类,我们可以把气管炎分成嗜酸粒细胞性气道炎症和非嗜酸性粒细胞气道炎症,还有混合性的气道炎症。这些都是多种的支气管炎的发作,由不同的炎症细胞参与的气管炎。通常来说哮喘,它一般属于嗜酸性粒细胞的气道炎症,因此在哮喘的治疗过程中会加入一些抗过敏,或者是皮质激素来治疗,因为抗过敏药物和皮质激素可以抑制嗜酸粒细胞产生的炎症因子,从而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哮喘的症状。而非嗜酸类气道炎症基本上就属于感染或者是混合性的气道炎症,这种炎症跟细菌感染或者是长期的接触一些粉尘、烟雾有一定的关系。这种疾病治疗主要是以抑制气道炎症或者是抗感染治疗为主,而不是像哮喘那样吸入激素或者是抗过敏的药物,所以根本的治疗原则是不相同的。
语音时长 01:35

2020-04-08

61497次收听

哮喘病的特征是什么
哮喘病是一种慢性疾病,这种疾病常在春秋的时候比较多发。哮喘会伴有呼吸困难,如果治疗不及时,还容易引发肺气肿和肺心病,对身体的影响非常大。在治疗的时候,除了需要使用药物治疗的方式,还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过敏性哮喘遗传吗
过敏性哮喘属于多基因遗传,遗传度可以高达80%以上,一个家族里面,过敏性哮喘患者越多,遗传度就越高。过敏性哮喘是一种常见慢性呼吸道疾病,大多数患者都有过敏现象或者患有过敏性鼻炎。主要临床症状为胸闷、气短、咳嗽、憋喘。一个家族里面,过敏性哮喘患者越多,意味着下一代子女患过敏性哮喘几率高于正常人群,但是这种遗传并不是绝对的遗传现象,还与环境、药物等因素有关系,如果后天获得过敏性哮喘,基本上不会遗传给下一代,如果父母有过敏性哮喘病史,只要预防、护理得当,如: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避免接触花粉、柳絮等,不食用海鲜、鱼类等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子女并不一定发生过敏性哮喘。
语音时长 01:35

2020-02-10

60305次收听

哮喘吃哪些好
哮喘吃什么好这个问题,从哮喘吃什么不好来回答更为合适。哮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跟过敏有关系的,有的人会对经常接触的食物过敏,在进食以后会诱发发作性喘息。对于这类型病人,我们会推荐病人去做个过敏原(筛查),确定一下他过敏的东西。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接触的最常见过敏原是海鲜类,比如螃蟹、虾、鱼等。另外有一部分人可能对牛奶或者某些水果过敏,比如芒果、桃子等。对这类有明确过敏原的病人,不推荐病人食用。哮喘病人需要均衡、清淡的饮食,合理饮食结构及增强自身体质是比较合理的方案。
语音时长 01:24

2019-12-11

53493次收听

02:33
气管炎和哮喘的区别
气管炎和哮喘有明确的区别。哮喘的特点如下:在病史方面,有一个反复发作的病史,也可能会有家族史。症状方面会出现反复发作的气喘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咳嗽、咳白色的泡沫痰。体征方面,在发作的时候能听到一个哮鸣音。检查方面会出现肺功能的改变。而气管炎主要是气管的炎症,可分为急性气管炎和慢性气管炎。急性气管炎大多数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表现为咳嗽咳痰,胸片会呈现双肺纹理多。而当患者连续两年每年累计咳嗽三个月以上,且除外其它原因引起的咳嗽时,可以考虑为慢性支气管炎。
02:35
哮喘中医辨证
哮喘病的病因相对比较复杂,主要是由于外邪侵袭、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劳欲久病等引起肺功能失调、肺气上逆、或者肺气虚无所主,肾不纳气导致。主要分为虚实两大类。实证在肺、为外邪、痰浊、肝郁气滞、肺壅邪气而宣降不利;虚证当责之以肺、肾两脏、因精气的不足,气阴亏耗而导致的肺不主气,肾不纳气。临床辨证分型主要分为风寒闭肺、痰浊阻肺、痰热壅肺、水饮凌心射肺、肝气乘肺、肝气亏虚、肾气亏虚、肺肾亏虚等,此病多虚实夹杂,需要辨证论治。
03:46
如何预防哮喘发作
预防哮喘发作方法有远离过敏原、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和冬病夏治。哮喘跟过敏原有关系的预防,远离过敏原可以预防哮喘发作。支气管性哮喘和感冒有密切关系,感冒诱发或复发,预防哮喘发作,要增强体质。加强锻炼,寒冷性的锻炼,坚持用凉水洗脸。冬病夏治,冬天容易发哮喘,夏天进行伏天的伏针、伏灸或者是穴位贴敷。
01:35
哮喘的原因是什么
哮喘这种疾病是在呼吸道的疾病当中,最常见的病例。通常可以认为,引起哮喘这种疾病的原因,最常见的因素是过敏性因素,有的哮喘发病,可能也不完全是由于过敏因素造成。比如包括理化因素,冷热空气。还有一些哮喘患者,是由于环境因素引起哮喘疾病的发生,比如花粉或者是气味,比如有一些化妆品的气味,或者是香烟的气味,还有油烟的气味,也会导致哮喘的发生。目前哮喘的病因,尚不明确。有专家认为,遗传、环境以及免疫系统等因素共同作用,引起气道发炎,有可能会导致哮喘的急性发作。哮喘疾病的发生,具有家族的遗传性;在某些人群当中,患者的一些过敏反应,可以引起哮喘的症状;环境污染或者是接触某些类型的细菌,可能会增加患过敏以及哮喘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