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皮囊肿和皮脂腺囊肿的区别是什么
表皮囊肿和皮脂腺囊肿的主要区别在于形成原因、囊内容物及好发部位。表皮囊肿由表皮细胞异常增殖形成,囊内多为角质物;皮脂腺囊肿因皮脂腺导管阻塞导致,囊内多为油脂性分泌物。
表皮囊肿多见于皮肤摩擦部位如背部、颈部,囊壁由复层鳞状上皮构成,内容物为灰白色干酪样角质,通常无臭味,继发感染时可出现红肿疼痛。皮脂腺囊肿好发于头面部、胸背部等皮脂腺丰富区域,囊壁由皮脂腺导管上皮构成,内容物为黄色油脂样物质,易伴腐败臭味,感染后易形成脓肿。
表皮囊肿生长缓慢且质地较硬,与皮肤粘连但基底可推动,极少恶变。皮脂腺囊肿质地较软且有弹性,与皮肤紧密粘连,中央可见黑色小点阻塞的皮脂腺开口,存在一定概率继发感染或钙化。
两种囊肿均需避免挤压刺激,继发感染时应及时就医。表皮囊肿多需手术完整切除囊壁以防复发,较小无症状者可观察;皮脂腺囊肿感染期需先抗炎治疗,待炎症消退后行切除术。日常注意皮肤清洁,油性肤质者需定期去角质,减少皮脂腺堵塞风险。若囊肿短期内迅速增大、破溃不愈或伴随疼痛,需警惕恶变可能并尽早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