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腹泻的注意事项
秋季腹泻需注意饮食调整、补液防脱水、避免交叉感染、合理用药及观察病情变化。主要由轮状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引起,表现为水样便、发热等症状。
1、饮食调整
发病期间选择低脂低渣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稀粥、软面条。避免高糖高纤维食物加重腹泻。母乳喂养婴儿可继续哺乳,配方奶喂养者可暂时改用无乳糖配方。
2、补液防脱水
每腹泻一次补充100-200毫升口服补液盐,婴幼儿每次稀便后补充10毫升/公斤体重。可选用口服补液盐Ⅲ或自制淡糖盐水。出现尿量减少、哭无泪等脱水表现需立即就医。
3、避免交叉感染
患者餐具需煮沸消毒,粪便用含氯消毒剂处理。照顾者接触前后用肥皂洗手,婴幼儿尿布需密封丢弃。集体机构发生疫情时需隔离患者。
4、合理用药
蒙脱石散可保护肠黏膜,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调节菌群,但需与抗生素间隔2小时服用。发热超过38.5℃可用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避免自行使用止泻药。
5、观察病情
记录排便次数、性状及尿量。若出现血便、持续高热、精神萎靡、呕吐无法进食等症状,提示可能发展为重症肠炎或肠套叠,需急诊处理。
恢复期逐渐增加饮食种类,从淀粉类开始过渡到瘦肉、蒸蛋等易消化蛋白。保持腹部保暖,避免生冷食物刺激。症状消失后继续清淡饮食1-2周,定期复查便常规。婴幼儿可接种轮状病毒疫苗预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