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涂什么
烧伤后可遵医嘱使用磺胺嘧啶银乳膏、湿润烧伤膏、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莫匹罗星软膏、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等药物。烧伤程度较轻时可使用烫伤膏,严重烧伤需及时就医处理。
1、磺胺嘧啶银乳膏
磺胺嘧啶银乳膏适用于浅二度烧伤创面,具有抗菌和促进创面干燥的作用。该药物能有效预防铜绿假单胞菌等常见烧伤感染菌,使用时需清洁创面后均匀涂抹。对磺胺类药物过敏者禁用,用药期间可能出现局部刺激性反应。
2、湿润烧伤膏
湿润烧伤膏含黄柏、地榆等中药成分,适用于小面积一度或浅二度烧伤。该药膏能形成保护性油膜减少创面渗出,缓解疼痛并促进上皮再生。使用前需清除创面异物,每日换药时用生理盐水清洗后再涂抹新药膏。
3、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
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用于预防或治疗烧伤后细菌感染,对革兰氏阴性菌效果显著。该药物含有多粘菌素B和杆菌肽等复合抗生素,能协同抑制创面细菌繁殖。深度烧伤合并感染时需配合全身抗生素治疗。
4、莫匹罗星软膏
莫匹罗星软膏针对烧伤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适用于小面积局限性感染创面。该药物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发挥抗菌作用,每日涂抹3次可有效控制浅表感染。长期使用可能导致细菌耐药性。
5、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适用于二度烧伤创面修复期,能刺激上皮细胞增殖迁移。该生物制剂需在创面清洁后使用,配合无菌敷料覆盖效果更佳。活动性感染创面需先控制感染再使用。
烧伤后需立即用流动冷水冲洗15-20分钟降温,避免使用冰块直接接触创面。小水疱无须刺破,大水疱需由医生处理。保持创面清洁干燥,穿着宽松衣物减少摩擦。恢复期多摄入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含量高的食物,如鸡蛋、西蓝花等促进组织修复。定期随访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出现红肿渗液等感染征兆应及时复诊。严重烧伤患者需预防瘢痕增生,可遵医嘱使用硅酮制剂或进行压力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