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缺血性心脏病症状
急性缺血性心脏病症状主要包括胸痛、呼吸困难、心悸、恶心呕吐、出汗等。急性缺血性心脏病通常由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引起,可能发展为心肌梗死,需立即就医。
1、胸痛
胸痛是急性缺血性心脏病最典型的症状,表现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或闷痛,可能向左肩、背部或下颌放射。疼痛持续时间较长,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能无法缓解。胸痛可能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栓形成等因素有关,通常伴随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等症状。治疗可遵医嘱使用硝酸甘油片、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片等药物。
2、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常与胸痛同时出现,因心肌缺血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下降,肺部淤血引起。患者可能感觉气短、呼吸费力,平卧时加重。呼吸困难可能与左心室功能不全、肺水肿等因素有关,通常伴随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等症状。治疗可遵医嘱使用呋塞米片、螺内酯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等药物。
3、心悸
心悸表现为心跳加快、心律不齐或心搏沉重感,因心肌缺血引发心律失常所致。患者可能自觉心跳不规则或漏跳,可能伴随头晕、乏力。心悸可能与心肌缺氧、电解质紊乱等因素有关,通常伴随室性早搏、房颤等症状。治疗可遵医嘱使用美托洛尔缓释片、胺碘酮片、普罗帕酮片等药物。
4、恶心呕吐
恶心呕吐是急性缺血性心脏病的常见伴随症状,因心脏缺血刺激迷走神经或心肌坏死物质吸收导致。患者可能出现食欲减退、上腹部不适,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恶心呕吐可能与下壁心肌梗死、胃肠淤血等因素有关,通常伴随腹胀、腹泻等症状。治疗可遵医嘱使用甲氧氯普胺片、多潘立酮片、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等药物。
5、出汗
出汗表现为突发大量冷汗,皮肤湿冷,常与胸痛同时发生,因交感神经兴奋和疼痛刺激导致。患者可能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发凉,出汗多呈全身性。出汗可能与心肌严重缺血、休克前期等因素有关,通常伴随血压下降、脉搏细弱等症状。治疗需立即就医,可能需使用阿托品注射液、多巴胺注射液、肾上腺素注射液等药物。
急性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应保持绝对卧床休息,避免任何体力活动,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日常需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戒烟限酒,低盐低脂饮食,规律作息。康复期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遵医嘱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调脂等药物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