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对肾的危害
高血压可能对肾脏造成损害,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可能导致慢性肾脏病甚至肾衰竭。高血压对肾脏的危害主要有肾小球硬化、肾小管间质损伤、肾动脉狭窄、肾功能减退、终末期肾病等。
1、肾小球硬化
长期高血压会导致肾小球内压力升高,引起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增厚和硬化。肾小球硬化会逐渐影响肾脏的滤过功能,导致蛋白质漏出到尿液中,形成蛋白尿。随着病情进展,肾小球硬化可能进一步发展为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加速肾功能恶化。患者可能出现水肿、乏力等症状,需通过降压治疗和饮食控制延缓病情。
2、肾小管间质损伤
高血压引起的肾小管间质损伤主要表现为肾小管上皮细胞萎缩和间质纤维化。肾小管负责重吸收水分和电解质,其损伤会导致尿液浓缩功能下降,出现夜尿增多、电解质紊乱等症状。长期高血压还会导致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减少,进一步加重缺血性损伤。控制血压和减少钠盐摄入有助于减轻肾小管损伤。
3、肾动脉狭窄
高血压可能加速肾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肾动脉狭窄。肾动脉狭窄会减少肾脏血流灌注,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形成恶性循环加重高血压。患者可能出现难以控制的高血压和肾功能突然恶化。通过肾动脉超声或CT血管造影可明确诊断,严重者可能需要血管成形术或支架置入治疗。
4、肾功能减退
持续高血压会导致肾小球滤过率逐渐下降,表现为血肌酐升高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肾功能减退可能出现贫血、骨代谢异常等并发症。定期监测肾功能指标很重要,发现异常应及时调整降压方案,优先选择具有肾脏保护作用的降压药物。
5、终末期肾病
未控制的高血压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当肾小球滤过率低于15毫升/分钟时,患者进入终末期肾病,需要透析或肾移植治疗。终末期肾病患者常伴有严重心血管并发症,预后较差。早期严格控制血压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可显著延缓进入终末期肾病的时间。
高血压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和肾功能指标,遵医嘱规范使用降压药物。建议低盐饮食,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适量补充优质蛋白但避免过量。保持适度运动如散步、游泳等有氧运动,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戒烟限酒,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出现水肿、夜尿增多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通过早期干预可有效保护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