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炎怀孕后要注意什么
心肌炎患者怀孕后需注意严格监测心功能、避免感染、控制活动强度、规范用药及定期产检。心肌炎可能因病毒感染、免疫异常等因素引起,妊娠期心血管负荷增加可能加重病情。
妊娠合并心肌炎需密切监测心率、血压及心电图变化,出现心悸、气短或下肢水肿需立即就医。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流感季节接种灭活疫苗,发热时及时物理降温。日常以散步为主,避免提重物或剧烈运动,卧床时抬高下肢促进回流。用药需经心血管科与产科医生联合评估,禁用非甾体抗炎药,地高辛口服溶液等强心药需调整剂量。每4周进行心脏超声与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妊娠晚期增加胎心监护频次。
合并重度心功能不全者需限制钠盐摄入,每日液体量控制在1500毫升内,出现端坐呼吸或咳粉红色泡沫痰应立即终止妊娠。既往有暴发性心肌炎病史的孕妇,妊娠早期需评估心脏重构风险,必要时行免疫球蛋白冲击治疗。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缓释片可能影响胎儿生长,使用期间需加强超声监测。
心肌炎孕妇应保持每日8小时睡眠,采取左侧卧位改善胎盘供血,饮食选择高蛋白低脂食物如鱼肉、鸡蛋白,每日食盐不超过5克。可进行孕妇瑜伽等低强度运动,运动时心率不超过静息状态20次/分。情绪波动可能诱发心律失常,可通过正念冥想缓解压力。出现宫缩频繁、阴道流血或持续头痛需排除子痫前期,妊娠37周后建议提前住院待产。产后42天内需复查心肌酶谱与超声心动图,母乳喂养需根据心功能分级个体化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