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灰指甲的原因
灰指甲通常由皮肤癣菌感染引起,主要有遗传因素、环境潮湿、足部外伤、免疫低下、糖尿病等因素。灰指甲医学上称为甲真菌病,表现为指甲增厚、变色、分层或脱落。
1、遗传因素
部分人群因遗传性角质层结构异常更易感染真菌。这类患者指甲屏障功能较弱,皮肤癣菌易侵入甲板。日常需保持手足干燥,避免共用修甲工具,可遵医嘱使用联苯苄唑乳膏、环吡酮胺搽剂等外用抗真菌药物。
2、环境潮湿
长期穿不透气鞋袜或手足多汗会滋生真菌。皮肤癣菌在温暖潮湿环境中繁殖迅速,可能伴随趾间糜烂、脱屑等症状。建议选择吸湿透气的棉袜,每日用硫磺皂清洗患处,必要时使用盐酸阿莫罗芬搽剂。
3、足部外伤
指甲破损后真菌更易侵入甲床。常见于运动损伤或不当修甲,可能引起甲板浑浊、甲下角质堆积。需避免指甲机械损伤,外伤后及时消毒,可配合伊曲康唑胶囊口服治疗。
4、免疫低下
艾滋病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患者易继发真菌感染。这类患者可能同时出现口腔白斑、反复皮肤感染等症状。需加强免疫功能监测,严格遵医嘱使用氟康唑片等系统性抗真菌药物。
5、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末梢循环障碍和血糖升高促进真菌生长。常表现为多个指甲同时受累,伴随足部感觉减退。需优先控制血糖,联合特比萘芬片口服及硝酸咪康唑散局部用药。
预防灰指甲需注意手足清洁干燥,避免赤足行走于公共浴室,定期消毒鞋袜。糖尿病患者应每年检查足部情况,免疫低下者出现指甲异常需尽早就医。治疗期间遵医嘱完成全程用药,不可自行停药以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