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死的带状苞疹
带状苞疹一般是指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引起的感染性皮肤病。
带状疱疹主要表现为沿单侧神经分布的簇集性水疱,伴有明显神经痛。发病初期可能出现低热、乏力等前驱症状,随后在受累神经支配区域出现红斑、丘疹,迅速发展为水疱。水疱内容物起初澄清,后期可能变浑浊或出血。皮疹通常呈带状分布,常见于胸背部、腰腹部及头面部。神经痛是本病特征性症状,可在皮疹出现前、伴随皮疹或皮疹消退后持续存在。疼痛性质多样,可为烧灼样、针刺样或电击样,部分患者疼痛程度剧烈。老年患者或免疫力低下者更易发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带状疱疹治疗以抗病毒、镇痛和预防继发感染为主。早期使用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片、泛昔洛韦胶囊、伐昔洛韦颗粒可抑制病毒复制,缩短病程。神经痛可遵医嘱使用加巴喷丁胶囊、普瑞巴林胶囊等药物。局部护理需保持皮疹清洁干燥,避免搔抓。合并细菌感染时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糖皮质激素在特定情况下可能用于减轻炎症反应。免疫调节治疗适用于反复发作或重症患者。
带状疱疹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压力。饮食宜清淡,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有助于恢复。皮疹未结痂前应避免接触孕妇、儿童等易感人群。接种带状疱疹疫苗是有效的预防手段,建议50岁以上人群咨询医生后接种。若出现剧烈疼痛、皮疹泛发或伴有高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