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已经掉出来了怎么办
子宫脱垂需根据脱垂程度选择干预方式,主要包括盆底肌锻炼、子宫托放置及手术治疗。子宫脱垂通常与分娩损伤、衰老、慢性腹压增高等因素有关,可能伴随排尿异常、下坠感等症状。
1、盆底肌锻炼
轻度子宫脱垂可通过凯格尔运动改善盆底肌张力。每日重复进行收缩肛门动作,每次持续5秒后放松,连续10次为一组,每天练习3组。长期坚持有助于提升盆底支撑力,缓解脱垂症状。锻炼期间避免提重物或久蹲等增加腹压的行为。
2、子宫托放置
中重度脱垂可选用硅胶子宫托进行物理支撑。子宫托需由妇科医生根据阴道宽度选择合适型号,放置后每3个月更换一次。使用期间需每日清洗会阴,出现阴道黏膜破损或分泌物异常时需及时取出。子宫托能暂时缓解脱垂但无法根治病因。
3、手术治疗
III度以上脱垂常需行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或子宫骶骨固定术。手术通过重建盆底筋膜和韧带恢复子宫位置,术后需卧床休息1周,3个月内禁止体力劳动。合并压力性尿失禁者可能同期实施尿道中段悬吊术。
4、中医调理
气虚型脱垂可配合补中益气汤加减,含黄芪、党参等药材提升中气。针灸选取百会、气海等穴位,每周治疗3次。需注意中药调理周期较长,严重脱垂仍需结合现代医学手段。
5、生活方式调整
控制慢性咳嗽和便秘等腹压诱因,日常使用坐便器避免蹲位排便。饮食增加优质蛋白和膳食纤维摄入,维持正常体重。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负重,建议穿戴高腰护腹带辅助承托。
子宫脱垂患者应定期妇科复查,脱出组织需保持清洁干燥。急性嵌顿时需立即就医复位,防止组织缺血坏死。术后半年内禁止性生活,恢复期可配合低频电刺激促进盆底功能康复。日常可练习瑜伽桥式等低强度动作强化核心肌群,但避免倒立体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