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慢性盆腔炎怎么办
慢性盆腔炎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生活方式调整、中医调理、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慢性盆腔炎通常由细菌感染、邻近器官炎症扩散、术后感染、免疫力低下、卫生习惯不良等因素引起。
1、药物治疗
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盆腔炎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克肟分散片、甲硝唑片、左氧氟沙星胶囊等。衣原体感染可选用阿奇霉素颗粒或多西环素片。伴随疼痛可联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用药期间需避免饮酒,完成全程治疗以防耐药性。
2、物理治疗
超短波疗法通过高频电磁场改善盆腔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红外线照射可缓解组织粘连,每周治疗3次。子宫托辅助治疗适用于盆腔器官脱垂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禁止经期或急性发作期进行热疗。
3、生活方式调整
每日温水清洗会阴1次,避免使用碱性洗剂。经期勤换卫生巾,间隔不超过4小时。急性期卧床休息时采用半卧位,减轻盆腔充血。禁止游泳、盆浴及性生活至少4周。每日饮水超过1500毫升有助于代谢。
4、中医调理
湿热瘀结型可服用金刚藤胶囊配合艾灸关元穴。血瘀证适用桂枝茯苓丸,经前1周开始服用。中药灌肠选用红藤、败酱草煎剂,保留30分钟以上。针灸取三阴交、中极等穴位,隔日1次。需辨证施治避免误用温补类药物。
5、手术治疗
输卵管积水或卵巢脓肿需行腹腔镜探查术,术中可同时分解粘连。宫腔镜适用于子宫内膜息肉合并感染者。绝经后反复发作患者可考虑子宫切除术。术后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钠。存在生育需求者应优先保留生殖功能。
慢性盆腔炎患者应保持清淡饮食,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限制辛辣刺激食物。每日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力,避免久坐超过2小时。定期妇科复查,监测CA125等炎症指标。注意气候变化时腰腹部保暖,心理压力过大可能加重症状,可通过正念冥想调节。出现发热或异常分泌物增多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