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甲沟炎应该怎么治疗
甲沟炎可通过局部消毒、外用抗生素、口服抗生素、切开引流、拔甲术等方式治疗。甲沟炎通常由细菌感染、嵌甲、外伤、真菌感染、糖尿病等因素引起。
1、局部消毒
早期甲沟炎可使用碘伏或酒精对患处进行消毒,每日重复进行2-3次,有助于减少细菌滋生。消毒后保持患处干燥,避免沾水。若伴有红肿疼痛,可配合冷敷缓解症状。消毒适用于症状较轻的甲沟炎,若2-3天无改善需及时就医。
2、外用抗生素
莫匹罗星软膏或夫西地酸乳膏等外用抗生素可直接作用于感染部位,抑制细菌生长。使用前需清洁患处,涂抹后覆盖无菌纱布。外用抗生素适用于轻度至中度甲沟炎,若出现化脓或发热需联合口服药物治疗。
3、口服抗生素
头孢氨苄胶囊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口服抗生素可控制全身感染。适用于伴有明显红肿热痛或发热的中重度甲沟炎。需按疗程规范用药,避免自行停药导致耐药性。用药期间可能出现胃肠不适等副作用。
4、切开引流
对于已形成脓肿的甲沟炎,需由医生在局麻下切开排脓。术后每日换药,必要时放置引流条。切开引流能迅速缓解疼痛并促进愈合,但需严格无菌操作以防继发感染。术后1-2周内避免剧烈运动。
5、拔甲术
反复发作的慢性甲沟炎或严重嵌甲可能需部分或全部拔除指甲。手术在局麻下进行,术后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拔甲后新甲生长需3-6个月,期间需保持创面清洁干燥。糖尿病患者需谨慎选择该术式。
甲沟炎患者日常应选择宽松透气的鞋袜,避免趾甲修剪过短或过深。保持足部清洁干燥,运动后及时更换袜子。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定期检查足部。若出现趾甲异常生长或反复感染,建议尽早就医评估。治疗期间避免自行挤压或挑破脓肿,防止感染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