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糖为什么会蛀牙
吃糖会蛀牙主要是因为糖分被口腔细菌分解产酸,腐蚀牙釉质导致龋齿。龋齿的发生与细菌、食物、宿主和时间四因素相关,高糖饮食会显著增加龋齿风险。
口腔中的变形链球菌等致龋菌会利用蔗糖、葡萄糖等糖类物质代谢产酸,这些酸性物质可使牙釉质表面pH值降至临界点以下,导致羟基磷灰石晶体溶解。频繁摄入含糖食物会使口腔长期处于酸性环境,加速牙体硬组织脱矿。初期表现为牙釉质表面白垩色斑块,随病程进展可形成龋洞。儿童乳牙因矿化程度较低更易发生广泛性龋坏。除直接食用糖果外,含糖饮料、糕点等黏性食物更容易滞留牙面,延长酸蚀时间。
部分特殊情况下,即使减少糖摄入仍可能发生龋齿。口干症患者因唾液分泌减少,口腔自洁作用减弱,细菌更易附着牙面。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常伴有牙颈部酸蚀,与内源性酸相关。某些降压药、抗抑郁药等可能引起口干副作用,间接增加龋齿风险。遗传性釉质发育不全患者因牙体结构缺陷,对酸的抵抗力显著降低。
预防龋齿需控制游离糖摄入量,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人每日添加糖不超过25克。进食甜食后及时漱口或咀嚼无糖口香糖刺激唾液分泌。使用含氟牙膏可增强牙釉质抗酸能力,窝沟封闭能有效预防磨牙龋。每半年进行专业口腔检查,发现早期龋损及时干预。儿童应避免含奶瓶入睡,减少夜奶喂养频率。糖尿病患者更需加强口腔护理,维持血糖稳定有助于降低龋齿发生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