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x光片怎么看
骨折X光片主要通过观察骨骼连续性、对位对线、骨皮质完整性等特征判断。主要有骨皮质中断、骨折线、骨碎片移位、软组织肿胀、关节间隙异常等影像学表现。
1、骨皮质中断
正常骨骼在X光片上呈现连续光滑的白色高密度影。当骨皮质出现不连续的低密度线状影时,提示骨折存在。常见于长骨骨干横行骨折,表现为骨皮质突然中断并伴有锐利边缘。需注意与滋养血管沟鉴别,后者通常呈斜行且边缘光滑。
2、骨折线
骨折线在X光片上表现为透亮的线状或锯齿状低密度影。根据骨折类型不同,可呈现横行、斜行、螺旋形或粉碎性等形态。压缩性骨折如椎体骨折可见椎体前缘楔形变,而青枝骨折则表现为骨皮质皱褶但未完全断裂。
3、骨碎片移位
完全性骨折常伴随骨折端移位,包括成角移位、侧方移位、重叠移位和分离移位四种类型。评估移位程度需测量骨折端夹角、重叠距离等参数,这对治疗方案选择至关重要。关节内骨折还需关注是否累及关节面。
4、软组织肿胀
急性骨折周围软组织可出现密度增高影,表现为肌肉间隙模糊、皮下脂肪层消失。血肿形成时可见梭形软组织膨隆。慢性骨折可能伴随骨痂形成,初期呈云雾状钙化影,后期逐渐骨化重建。
5、关节间隙异常
邻近关节的骨折需重点观察关节间隙是否对称。关节内骨折可见关节面台阶样改变,而韧带损伤可能导致关节间隙增宽。陈旧性骨折可能继发创伤性关节炎,表现为关节间隙狭窄和边缘骨赘形成。
阅读骨折X光片需结合受伤机制和临床表现综合分析。建议在专业放射科医师指导下进行影像学诊断,必要时需行CT或MRI检查明确骨折细节。骨折急性期应制动患肢并冰敷,及时就医进行复位固定。康复期遵医嘱进行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保证钙质和维生素D摄入有助于骨骼愈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