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自己肺部感染
肺部感染可通过咳嗽咳痰、发热寒战、胸痛气促、乏力纳差、肺部听诊异常等方式判断。肺部感染通常由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引起,需结合临床表现与医学检查确诊。
1、咳嗽咳痰
肺部感染患者常出现咳嗽症状,初期多为干咳,随病情进展可咳出黄绿色脓痰或铁锈色痰。细菌性肺炎痰液多呈黏稠状,病毒性感染则以白色稀痰为主。若痰中带血或呈砖红色,可能提示克雷伯菌肺炎等特殊感染。
2、发热寒战
多数肺部感染伴随体温升高,细菌性肺炎常见39℃以上高热伴明显寒战,病毒性肺炎多为中低度发热。老年人或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能表现为体温不升,需警惕不典型表现。
3、胸痛气促
炎症累及胸膜时可出现针刺样胸痛,咳嗽或深呼吸时加重。肺实质病变导致通气功能障碍时,会出现呼吸频率增快、活动后气促,严重者可出现口唇发绀等缺氧表现。
4、乏力纳差
全身中毒症状包括明显乏力、食欲减退、肌肉酸痛等。儿童可能表现为精神萎靡、拒食,老年人易出现意识模糊等非特异性症状,这些表现往往先于典型呼吸道症状出现。
5、肺部听诊异常
医生听诊可闻及湿啰音或支气管呼吸音,肺炎链球菌感染典型表现为肺实变体征。但支原体肺炎等间质性病变可能仅出现细湿啰音,需结合影像学检查确认。
出现疑似肺部感染症状时应卧床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以稀释痰液。饮食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戒烟并远离二手烟环境,使用加湿器维持50%-60%空气湿度。若症状持续48小时无改善或出现呼吸困难、意识改变等危重表现,须立即就医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胸部X线或CT等检查。康复期可进行腹式呼吸训练等肺功能锻炼,但应避免剧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