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阴道前后壁膨出
阴道前后壁膨出是指盆腔器官因盆底支持结构松弛而向阴道内突出,主要包括阴道前壁膨出和阴道后壁膨出。阴道前壁膨出多与膀胱或尿道下移有关,阴道后壁膨出常与直肠前突相关。主要诱因有妊娠分娩、长期腹压增高、年龄增长等,表现为下坠感、排尿排便异常、性生活不适等症状。
1、妊娠分娩
多次妊娠或分娩过程中盆底肌肉及筋膜过度拉伸,导致支持力减弱。阴道分娩时胎头压迫可能直接损伤盆底神经肌肉,产后未及时修复可能引发膨出。建议产后进行凯格尔运动锻炼盆底肌,严重者需使用子宫托或接受盆底重建手术。
2、长期腹压增高
慢性咳嗽、便秘、重体力劳动等持续增加腹腔压力,迫使盆腔器官下移。长期腹压作用会使盆底韧带松弛,阴道壁逐渐膨出。改善生活方式如治疗咳嗽、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有助于缓解症状,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缓解便秘。
3、年龄因素
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盆底组织萎缩变薄,胶原纤维弹性降低。这种退行性变化使阴道壁支撑力下降,易发生膨出。局部使用雌三醇乳膏可能改善黏膜状态,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4、先天发育异常
少数患者因先天性结缔组织发育不良,如马凡综合征,盆底筋膜及韧带强度不足。这类患者可能在年轻时即出现膨出,常伴有子宫脱垂。需通过盆底肌电刺激等物理治疗延缓进展,严重时需行阴道封闭术。
5、医源性损伤
盆腔手术如子宫切除术可能破坏盆底解剖结构,若术中未妥善修复支撑组织,术后易发生阴道穹窿膨出。术后早期使用盆底康复治疗仪可预防并发症,已发生膨出者可考虑骶棘韧带固定术。
日常应避免提重物及久站久蹲,控制体重减轻腹腔压力。坚持每天进行盆底肌收缩训练,每次持续10秒重复10组。增加富含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的食物摄入,促进结缔组织修复。出现明显下坠感或排尿困难时,应及时就诊评估膨出程度,中重度患者可能需要生物补片植入术等手术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