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栓塞导致心脏骤停的原因
肺栓塞导致心脏骤停的原因主要有血栓阻塞肺动脉、右心功能衰竭、低氧血症、迷走神经反射亢进及心肌缺血等。
1、血栓阻塞肺动脉
肺动脉被血栓完全或大部分阻塞时,血流急剧减少,右心室后负荷骤增。右心室壁薄,无法承受高压,导致急性扩张和收缩功能障碍。此时体循环回心血量减少,左心室充盈不足,心输出量迅速下降,引发全身循环衰竭。
2、右心功能衰竭
肺动脉高压使右心室做功增加,心肌耗氧量上升。同时冠状动脉灌注压降低,导致右心室缺血。右心室扩张还会压迫左心室,影响左心充盈。这种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全心衰竭,是心脏骤停的重要机制。
3、低氧血症
肺栓塞区域血流中断,通气/血流比例失调,血液氧合障碍。大面积栓塞时动脉血氧分压显著下降,心肌细胞缺氧。缺氧状态下心肌收缩力减弱,心电活动不稳定,易诱发室颤等致死性心律失常。
4、迷走神经反射亢进
肺动脉压力感受器受到血栓机械刺激,通过迷走神经反射引起心动过缓、血管扩张。这种神经反射可导致血压骤降、冠状动脉灌注不足,严重时直接引发心脏停搏,常见于肺动脉主干栓塞的瞬间。
5、心肌缺血
心输出量下降使冠状动脉供血减少,同时右心室高压增加心肌耗氧。氧供需失衡导致心肌广泛缺血,尤其是右心室游离壁。缺血心肌易产生折返激动,触发室性心动过速或室颤,这是心脏骤停最常见的直接原因。
对于肺栓塞高危人群,建议定期进行下肢静脉超声筛查,避免长时间制动。乘坐长途交通工具时应间断活动下肢,必要时穿戴弹力袜。术后患者需遵医嘱使用抗凝药物,有血栓病史者需长期抗凝治疗。出现突发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时须立即就医,确诊肺栓塞后需绝对卧床,避免剧烈活动导致血栓脱落。恢复期应在医生指导下逐步进行呼吸训练和肢体活动,定期监测凝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