簕钩的常见用法有哪些
簕钩一般是指中药钩藤,常见用法主要有煎汤内服、研末冲服、配伍复方、外用熏洗、制成中成药等。
1、煎汤内服
钩藤传统用法为切段后水煎,成人常规用量为3-12克,因含钩藤碱等挥发性成分,需后下煎煮5-10分钟。适用于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引起的头晕目眩,常与天麻、石决明配伍。煎煮容器建议选用砂锅或陶瓷锅,避免金属器皿影响药效。
2、研末冲服
将干燥钩藤研磨成细粉,每次取1-3克用温水送服。这种用法可保留更多有效成分,适用于急症抽搐患者。需注意粉末可能刺激咽喉,儿童及吞咽困难者慎用。保存时应密封防潮,建议配合蜂蜜调和服用以改善口感。
3、配伍复方
钩藤常与羚羊角、菊花组成天麻钩藤饮,或与白芍、地黄配伍镇肝熄风汤。复方应用时需根据证型调整君臣佐使,如热极生风者加石膏,血虚动风者配当归。建议由中医师辨证开方,避免自行组合药物。
4、外用熏洗
新鲜钩藤枝叶煮水熏蒸可缓解关节疼痛,药液温度控制在50-60℃为宜。皮肤破损者禁用,熏洗时间不超过20分钟。也可用酒精浸泡后外涂患处,对神经性皮炎有一定止痒效果,但可能出现皮肤过敏需测试耐受性。
5、制成中成药
常见含钩藤的中成药包括钩藤总碱片、复方钩藤片、牛黄降压丸等。成药经过提纯工艺,服用方便但需严格遵循说明书剂量。孕妇及低血压患者禁用部分含钩藤制剂,服药期间需监测血压变化。
使用钩藤期间应保持情绪平稳,避免辛辣刺激饮食。高血压患者需定期测量血压,出现心率减慢或胃肠不适应及时停药。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根据个体差异选择合适用法,传统用法与现代制剂各有优势,联合应用时需注意成分叠加风险。贮藏时需置阴凉干燥处,霉变结块的钩藤禁止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