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分类是什么
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据突出程度和病理特点可分为膨出型、突出型、脱出型和游离型四种类型。
1、膨出型
膨出型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表现,椎间盘纤维环部分断裂但外层完整,髓核向椎管内均匀膨隆但未突破纤维环。患者可能出现下腰部钝痛,久坐或弯腰时加重,休息后可缓解。可通过卧床休息、腰椎牵引等保守治疗改善症状。
2、突出型
突出型表现为纤维环完全破裂,髓核从破裂处突出但未脱离椎间隙。常见于青壮年体力劳动者,典型症状为单侧下肢放射性疼痛伴麻木感。急性期需绝对卧床,可遵医嘱使用塞来昔布胶囊、甲钴胺片等药物缓解神经根水肿。
3、脱出型
脱出型指髓核突破纤维环和后纵韧带,但仍与椎间盘母体相连。此型易导致马尾神经受压,出现会阴部麻木、大小便功能障碍等紧急症状。多数需行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等微创手术治疗。
4、游离型
游离型为最严重类型,髓核组织完全脱离椎间盘进入椎管形成游离碎片。患者常有突发性剧烈腰腿痛伴肌力下降,磁共振可见椎管内游离髓核影。通常需要开放性手术清除游离组织并植骨融合。
5、特殊分型
Schmorl结节属于特殊类型,表现为髓核向上下椎体软骨终板内突出形成凹陷。多见于青少年,多数无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慢性腰痛。一般通过限制剧烈运动、加强腰背肌锻炼等非手术方式处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日常应避免久坐久站,睡眠选择硬板床,搬重物时保持腰部直立姿势。可进行游泳、小燕飞等低冲击运动增强核心肌群稳定性,急性期须佩戴腰围保护。饮食注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控制体重减轻腰椎负荷。若出现下肢无力或二便异常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