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左手腕得了腱鞘炎怎么治
哺乳期左手腕腱鞘炎可通过热敷、制动休息、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腱鞘炎通常由过度劳累、姿势不当、激素变化、感染、外伤等因素引起。
1、热敷
哺乳期腱鞘炎早期可采用热敷缓解症状。用40度左右温水浸湿毛巾敷于患处,每次15-20分钟,每日2-3次。热敷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热敷时注意水温不宜过高,避免烫伤皮肤。哺乳期妇女因激素水平变化,肌腱韧带较松弛,更易发生腱鞘炎,热敷是安全有效的家庭护理方法。
2、制动休息
减少患肢活动是治疗腱鞘炎的重要措施。可使用护腕固定手腕,避免抱婴儿、提重物等动作。哺乳时建议采用侧卧姿势,减轻手腕负担。日常家务可暂由家人代劳。制动休息能减轻肌腱与腱鞘的摩擦,为炎症消退创造条件。哺乳期妇女因需频繁抱婴,易导致手腕过度使用,适当休息尤为必要。
3、物理治疗
超声波治疗、冲击波治疗等物理疗法可促进炎症吸收。治疗时需告知医生哺乳期状态,调整适宜参数。物理治疗无药物副作用,对哺乳安全。一般每周2-3次,5-10次为一疗程。物理治疗能改善局部微循环,加速组织修复。哺乳期妇女接受物理治疗前应排空乳房,避免治疗时不适。
4、药物治疗
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对哺乳安全的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片、双氯芬酸钠凝胶、氟比洛芬贴膏等。避免使用阿司匹林、布洛芬等可能影响婴儿的药物。外用药应避开乳头区域。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严格掌握用药剂量和疗程。哺乳期用药以局部外用药为主,减少药物进入乳汁的风险。
5、手术治疗
经3-6个月保守治疗无效的顽固性腱鞘炎可考虑手术。手术多在局部麻醉下进行,切开狭窄的腱鞘。术后需暂停患侧哺乳1-2天。手术治疗能彻底解除腱鞘狭窄,但哺乳期应作为最后选择。手术时机需与产科医生沟通,评估哺乳与手术的优先性。
哺乳期腱鞘炎患者应注意保持正确抱婴姿势,避免手腕过度弯曲。日常可做手腕伸展运动,如握拳-张开练习。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蛋白质的食物,如橙子、鸡蛋等,有助于肌腱修复。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红肿热痛,应及时就医。哺乳期用药需谨慎,所有治疗都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确保母婴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