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腱炎要做哪些检查
跟腱炎通常需要通过体格检查、超声检查、磁共振成像、X线检查、血液检查等方式确诊。跟腱炎可能与过度运动、外伤、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足跟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
体格检查是诊断跟腱炎的基础步骤,医生会通过触诊评估跟腱部位的压痛、肿胀程度,并观察患者行走或踮脚时的疼痛反应。超声检查能清晰显示跟腱的形态结构变化,对肌腱增厚、部分撕裂等病变具有较高敏感性,且无辐射、操作简便。磁共振成像可全面评估跟腱及周围软组织的损伤程度,对完全性撕裂、滑囊炎等并发症的诊断价值较高,但检查费用相对昂贵。X线检查主要用于排除跟骨骨刺、骨折等骨骼病变,虽然无法直接显示肌腱损伤,但能辅助鉴别诊断。血液检查在怀疑感染性或代谢性病因时尤为重要,通过检测C反应蛋白、血沉等指标可判断是否存在炎症反应或痛风等全身性疾病。
确诊跟腱炎后应避免剧烈运动,选择平底软鞋并配合足跟垫缓解压力,急性期可采用冰敷减轻肿胀。恢复期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跟腱拉伸训练,如台阶牵拉、毛巾抗阻练习等逐步增强肌腱韧性。若保守治疗无效或出现肌腱断裂,需考虑体外冲击波治疗或手术修复。日常需控制体重以减少跟腱负荷,运动前充分热身并循序渐进增加强度,中老年人尤其需注意补钙和维生素D预防肌腱退化。
相关推荐
01:37
03:09
03:18
03: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