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结肠炎的并发症
结肠炎可能引发肠穿孔、中毒性巨结肠、肠梗阻、贫血、营养不良等并发症。结肠炎是结肠黏膜的炎症性疾病,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若未及时治疗或病情控制不佳,可能发展为严重并发症。
1、肠穿孔
结肠炎长期未得到有效控制,炎症可能穿透肠壁全层导致肠穿孔。肠穿孔可能与溃疡性结肠炎病变深度加重、肠道压力增高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突发剧烈腹痛、腹肌紧张、发热等症状。肠穿孔属于急腹症,需紧急手术治疗,临床常用腹腔镜下肠穿孔修补术或肠段切除术。患者术后需禁食并配合抗感染治疗,常用药物包括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等。
2、中毒性巨结肠
中毒性巨结肠是溃疡性结肠炎的危重并发症,结肠失去收缩功能导致极度扩张。中毒性巨结肠可能与炎症反应失控、电解质紊乱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腹胀明显、高热、心率加快等症状。该并发症需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补充电解质,必要时行结肠切除术。药物治疗包括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液、注射用英夫利西单抗等生物制剂。
3、肠梗阻
慢性结肠炎反复发作可形成肠管狭窄或粘连,导致机械性肠梗阻。肠梗阻可能与炎症后纤维组织增生、肠管扭曲变形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腹痛腹胀、呕吐、停止排便排气等症状。不完全性肠梗阻可尝试禁食、胃肠减压等保守治疗,完全性肠梗阻需手术解除梗阻。常用药物包括注射用生长抑素、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等。
4、贫血
结肠炎患者长期慢性失血或营养吸收障碍可导致贫血。贫血可能与肠道溃疡出血、铁吸收减少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乏力、面色苍白、心悸等症状。治疗需针对原发病控制炎症,同时补充铁剂、叶酸等造血原料。常用药物包括琥珀酸亚铁片、叶酸片、维生素B12注射液等。
5、营养不良
结肠炎患者因长期腹泻、食欲下降、吸收功能障碍可出现营养不良。营养不良可能与蛋白质丢失、维生素吸收障碍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体重下降、水肿、免疫力低下等症状。治疗需调整饮食结构,必要时进行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可补充复合维生素片、口服补液盐散等药物。
结肠炎患者需定期监测病情变化,出现持续腹痛、发热、便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日常饮食宜选择低纤维、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及高脂饮食。保持规律作息,适当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有助于肠道功能恢复。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或停药。慢性结肠炎患者建议每3-6个月复查肠镜,评估黏膜愈合情况。
相关推荐
02:00
02:28
02:39
02:26
01: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