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水疮是什么病
黄水疮一般是指脓疱疮,是一种常见的细菌感染性皮肤病,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或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脓疱疮主要表现为皮肤出现水疱、脓疱,破溃后形成黄色结痂,好发于儿童面部、口周及四肢等暴露部位。
1、病因与传播
脓疱疮的病原体可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播,皮肤微小破损、高温潮湿环境、免疫力低下等因素可增加感染概率。儿童因皮肤屏障功能较弱且卫生意识不足,更易发病。发病初期可能出现红色丘疹,迅速进展为薄壁水疱,疱液浑浊后形成特征性蜜黄色结痂。
2、典型症状
临床分为大疱型和非大疱型两种。非大疱型常见于口鼻周围,表现为红斑基础上出现2-4毫米水疱,破溃后遗留边缘隆起的碟状糜烂面。大疱型好发于躯干,形成直径1-2厘米的松弛性大疱,疱液呈淡黄色,尼氏征可呈阳性。
3、诊断方法
根据典型皮损表现即可临床诊断,必要时可进行疱液细菌培养鉴定病原菌。需与带状疱疹、接触性皮炎、水痘等疾病鉴别。实验室检查可见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轻度升高,严重者可能出现C反应蛋白增高。
4、药物治疗
局部治疗可选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抗生素外用制剂。泛发性感染需口服头孢氨苄胶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系统性抗生素。瘙痒明显者可配合使用炉甘石洗剂,结痂较厚时可用生理盐水湿敷软化去除。
5、护理预防
患者需隔离至皮损结痂脱落,衣物毛巾应煮沸消毒。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搔抓。幼儿园等集体机构发生病例时,需对玩具、桌椅进行消毒处理。易感人群可定期修剪指甲,夏季注意防暑降温,及时治疗痱子等皮肤疾病。
脓疱疮患者应穿着宽松棉质衣物,饮食宜清淡富含优质蛋白,如鸡蛋羹、清蒸鱼等。恢复期可适量补充维生素C促进皮肤修复,避免食用海鲜等易致敏食物。皮损完全愈合前不宜进行游泳等集体活动,家长需每日观察患儿皮损变化,如出现发热、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应立即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