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得灰指甲
灰指甲通常由真菌感染引起,主要有皮肤癣菌感染、酵母菌感染、非皮肤癣菌性霉菌感染、免疫力低下、外伤或长期接触潮湿环境等因素导致。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
1、皮肤癣菌感染
皮肤癣菌是引起灰指甲最常见的病原体,这类真菌喜欢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生长繁殖。当皮肤癣菌侵入甲板后,会分解角蛋白导致指甲变厚、变色和变形。患者可能同时伴有足癣或手癣,表现为皮肤脱屑、瘙痒等症状。治疗可遵医嘱使用盐酸特比萘芬乳膏、联苯苄唑乳膏等抗真菌药物,严重时需口服伊曲康唑胶囊。
2、酵母菌感染
白色念珠菌等酵母菌感染多见于长期浸泡水中的工作者或糖尿病患者。这类感染常从甲沟开始,导致甲周红肿疼痛,随后蔓延至甲板使其变脆、分层。患者可能伴有口腔或阴道念珠菌病。治疗需保持患处干燥,可外用克霉唑溶液,必要时口服氟康唑片。
3、非皮肤癣菌性霉菌感染
曲霉菌、镰刀菌等霉菌感染多见于老年人或甲外伤患者。这类感染进展较慢,常表现为指甲部分变黑或出现纵向条纹。患者可能有园艺劳作史或长期接触土壤。治疗难度较大,需联合使用环吡酮胺搽剂和口服特比萘芬片。
4、免疫力低下
艾滋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人群易发生顽固性灰指甲。由于免疫功能受损,真菌更易定植和扩散,可能同时伴有口腔白斑或反复皮肤感染。治疗需在控制基础疾病的前提下,延长抗真菌疗程,必要时静脉注射两性霉素B脂质体。
5、外伤或潮湿环境
指甲微小的破损或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会增加感染风险。运动员、厨师等职业人群发病率较高,表现为单个指甲先发病。患者常有足部多汗或长期穿不透气鞋袜的习惯。预防应注意保持手足干燥,避免共用修甲工具,受伤后及时消毒处理。
预防灰指甲需注意保持手足清洁干燥,每天更换袜子并选择透气鞋袜。避免与他人共用指甲剪、拖鞋等个人物品,公共场所尽量不赤脚行走。控制血糖等基础疾病,增强免疫力。出现指甲异常变化时应尽早就诊,不要自行使用偏方治疗。治疗期间严格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直至真菌学检查转阴,防止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