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汗的中药治疗处方
自汗可通过中药调理改善,常用处方有玉屏风散、牡蛎散、生脉饮、当归六黄汤、桂枝加附子汤等,需由中医师辨证施治。
1、玉屏风散
玉屏风散由黄芪、白术、防风组成,适用于表虚不固型自汗。黄芪补气固表,白术健脾益气,防风祛风解表。常见症状为稍动即汗出、怕风易感冒。需注意阴虚火旺者慎用。
2、牡蛎散
牡蛎散以煅牡蛎为主药,配伍黄芪、麻黄根,主治卫阳不固型自汗。煅牡蛎收敛止汗,黄芪益气固表,麻黄根敛汗固表。多表现为白天无故汗出、汗后畏寒。服药期间忌食辛辣刺激食物。
3、生脉饮
生脉饮含人参、麦冬、五味子,针对气阴两虚型自汗。人参补气生津,麦冬养阴清热,五味子敛汗生津。典型症状为汗出伴有心悸气短、口干舌燥。外感发热者不宜服用。
4、当归六黄汤
当归六黄汤由当归、黄芩等六味药组成,适用于阴虚火旺型自汗。当归养血和营,黄芩清热泻火。常见夜间盗汗、五心烦热等症状。脾胃虚寒者需调整配伍。
5、桂枝加附子汤
桂枝加附子汤用于阳虚自汗,桂枝调和营卫,附子温阳固表。多表现为冷汗淋漓、四肢不温。需严格掌握附子用量,避免中毒反应。
自汗患者除中药治疗外,应注意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剧烈运动及高温环境,穿着透气棉质衣物,饮食宜清淡营养,可适量食用山药、糯米等健脾固表食材,忌食辛辣燥热食物,保证充足睡眠,若汗出伴有明显消瘦、心悸等症状应及时复诊调整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