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螃蟹过敏症状有哪些
吃螃蟹过敏症状主要有皮肤瘙痒、荨麻疹、口唇肿胀、胃肠不适、呼吸困难等。螃蟹过敏属于食物过敏反应,可能与免疫系统异常有关,严重时可能引发过敏性休克。
1、皮肤瘙痒
吃螃蟹过敏后,皮肤可能出现瘙痒感,伴随局部或全身性红斑。瘙痒多由组胺释放引起,常见于面部、颈部及四肢。轻度瘙痒可通过冷敷缓解,若持续加重需就医。
2、荨麻疹
荨麻疹表现为皮肤突发的红色风团,边界清晰,伴有剧烈瘙痒。风团通常在数小时内消退,但可能反复发作。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或盐酸西替利嗪片抗过敏。
3、口唇肿胀
过敏反应可能导致口唇、舌部或眼睑血管性水肿,肿胀部位有紧绷感。若肿胀影响呼吸或吞咽,需立即就医处理,避免喉头水肿导致窒息风险。
4、胃肠不适
部分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或腹泻等消化道症状,通常在进食螃蟹后1-2小时内发生。症状较轻时可暂时禁食观察,持续呕吐需补充电解质防止脱水。
5、呼吸困难
严重过敏可能引发支气管痉挛或喉头水肿,表现为喘息、胸闷或声音嘶哑。此时需立即使用肾上腺素自动注射笔并呼叫急救,延误可能危及生命。
既往有螃蟹过敏史者应严格避免食用螃蟹及其制品,外出就餐时需确认食物成分。建议随身携带抗过敏药物如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首次出现过敏症状后应及时进行过敏原检测。日常饮食可选择河虾、鱼类等替代性优质蛋白,烹饪时注意避免交叉污染。